人民观点|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五个具体目标之一。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5月8日]
调查研究要注重用数据说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其中,大数据无疑是值得信赖和期待的新技术新方法。[2023年4月25日]
如何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出实招、见实效。围绕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杨玉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教授胡长栓,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杨俊。[2023年4月25日]
调查研究要端正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近日,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重要要求。“欲事立,须是心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要端正态度。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沉下心气、投入心力,才能察得实情、取得实效,调有所得、研有所获。[2023年4月19日]
在人大工作中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场。[2023年4月19日]
老一辈革命家的调研真经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反复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形成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4月18日]
年轻干部怎样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和必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中将“调查研究能力”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对年轻干部的厚爱和期许。年轻干部受教育水平高、视野开阔、闯劲十足,更要在调查研究方面走在前列、干在实处。[2023年4月17日]
县委书记焦裕禄如何调查研究 正是因为焦裕禄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调查研究始终,在深入调研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才能找到症结,针对兰考的干部问题开出良方。向焦裕禄学调研,就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在解决问题中推动进步、实现发展。[2023年4月14日]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努力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