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成果,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自信。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2年11月3日]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部署。报告还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凸显了基层民主在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方面既不可或缺又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22年11月3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11月3日]
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全面总结和准确分析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1月1日]
坚持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境界 “两个是否”的新标准,“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阅卷人”的角色定位,是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价值追求判断标准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定向准不准,道路选择对不对,服务内容实不实,成效结果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裁决、靠人民评判。裁决的依据、评判的标准就是人民的满意度,具体内容就是人民的获得感,结果就是民心向背。[2022年10月31日]
人民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2年10月28日]
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中国民主自信更加坚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发展,民主价值和内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2022年10月26日]
践行根本宗旨 贯彻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起磅礴力量。[2022年10月26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从理论创新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先进的民主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参与的鲜明特质,实现了人民民主理论的新飞跃。全过程人民民主将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民主与国家意志相统一,拓展了人民民主新样态,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更加先进的民主理念。[202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