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 在各地实践中,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多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多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能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避免产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的职能部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盲目开发应用软件,美其名曰“数字赋能”,实际上却由于缺乏调查研究,不符合基层实际,往往成为无用的负担。[2023年7月31日]
真正把“指尖”上的负担减下去 近年来,电子政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和为民办事的效率。不过,有的地方在政务电子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作应用软件开发过多过滥、数据重复申报、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加重了基层负担。近日,记者赴多地采访,了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具体表现,与读者、网友、专家等共同探讨如何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2023年7月31日]
“执政为民”与互联网特性高度契合 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已近30年。这些年来,美西方一些人和势力想用互联网“对付中国”和我们努力“过互联网这一关”的激烈博弈长期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分析这一局面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尤其是“执政为民”与互联网的基本特性高度契合。[2023年7月28日]
“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年,习近平同志带领宁德党政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2023年7月28日]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有的领导干部“嫌贫爱富”,只到工作局面好、出亮点出典型的地方调研;有的“蜻蜓点水”,把调研变成“坐着车子走,隔着玻璃看,临走拍拍肩,以后好好干”;还有的领导干部到了基层,在情况尚不明了的情况下,随意发议论、作“指示”……种种被基层诟病的调研“套路”,根子都在于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2023年7月27日]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就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力量,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并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2023年7月27日]
用心把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高度凝炼地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之成为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2023年7月25日]
在“望闻问切”中提升调研本领 要善于“上下打量”,上接“天线”,看大政方针,下接“地气”,看一线民生。党的政策方针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风向标”。领导干部如果不熟悉、不吃透党的政策主张,就难以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坚持正确的调查研究价值导向。领导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正确航向。同时,也要积极沉入一线,带着“泥土气”思考,带着“人情味”调研,多承接“地气”、集聚“人气”,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过程中落实调查研究。[2023年7月25日]
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理论创新与人民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一论述蕴含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史观原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用好群众智慧和力量,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