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好群众路线,最大限度把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4月1日]
江山万里 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深深扎根人民、始终信仰人民的大国领袖的无限深情;“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百年大党的不变坚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给全党以方向和指引,给人民以温暖和力量。[2024年4月1日]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的立足点。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就是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至深至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围绕坚持人民至上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把握深刻意蕴,筑牢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民根基。[2024年4月1日]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4年4月1日]
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当今时代,互联网正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愈加尖锐复杂。习主席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连接党心民心。只有坚持党管互联网,让党的思想始终占领“主阵地”,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才能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3月27日]
干部当多些“向下思维” 脚步向下走,从“声边”到“身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少数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宁愿与群众键对键、屏对屏,不愿面对面、心贴心,干群关系不够紧密。要主动迈开步子,俯下身问问教育、医疗等民生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效果如何,仔细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找准政策与需求结合点,避免“拍脑袋决策”。要养成“向下走”的行为习惯,像走亲戚一样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跟群众学经验讨方法,在走街串巷中厚植为民情怀。[2024年3月26日]
在“四下基层”中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四个方面是习主席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践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典范。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不断凝聚锚定目标、勠力攻坚的智慧和力量。[2024年3月22日]
这十年,我们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对时代潮流的引领和把握。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当信息革命的时代大潮奔涌而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握大势,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阔视角,紧紧抓住信息革命历史机遇,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2024年3月19日]
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思想纵横)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事业成败。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些都给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唯有把握新特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需求,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202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