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世界意义 ——基于中拉实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政治发展之路,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然而,世界对其认知究竟处于什么程度,目前仍未有明晰的学理研究结果。如何准确了解世界对民主、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如何理解并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2024年7月28日至29日,“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世界意义——基于中拉实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2024年7月30日]
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曾经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守着绿水青山,老百姓却长期过着穷日子。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健全,甘肃靠山吃山的牧民成了生态管护员,湖南放下渔网的渔民加入了护渔队,浙江的乡村游、生态游让百姓更富、生态更美,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越走越宽广。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关键问题、找科学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就。[2024年7月25日]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2024年7月23日]
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又是怎样创造社会历史的?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成为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学习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对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2024年7月23日]
数字信用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元素,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为代表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了数字信用体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各地积极响应,通过“信用+”模式,在中小微企业融资、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展开广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数字信用体系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作用,可从以下三方面,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推动数字信用体系迭代优化,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22日]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从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到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户籍制度改革让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到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2024年7月22日]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需依靠的,也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2024年7月14日]
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一切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无论促发展还是抓改革,我们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2024年7月9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深化改革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4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