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家战略 扎根人民意志 5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启动,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网上窗口再次开启。2020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2022年,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几次中央层面的创举,是以探索机制化的方式将主动察民意、听民声、汇民智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党的社会工作、群众工作也从“联系服务群众”向“凝聚服务群众”深刻转型。[2025年5月21日]
“键对键”也能“心贴心”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不仅是亿万网民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用好互联网这个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渠道,关键是做到用心用情用力,见人见事见效。始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才能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架好干群互动“连心桥”。[2025年5月16日]
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一段时间以来,有个别干部笃信“办公室决策”,用数字报表代替田野调查;一些基层调研出现“脚尖上的形式主义”,“隔窗观景”忽视群众真实需求;有的地方热衷“盆景工程”,把民生项目异化为形象工程。这些作风问题,极易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2025年5月13日]
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党报样本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这为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方向指引。[2025年5月12日]
从“有什么”到“要什么” 街道为快递员、外卖员等专门开设了服务驿站,但为啥利用率不高呢?为了找出原因,浙江杭州一名街道工作人员注册成为骑手,体验了几个月的外卖员生活。“真正‘从业’后,就豁然开朗了”。撤掉一些用不着的、升级一些需要用的、补上一些盼望有的,如今4条小哥友好服务街成功落地,休息站、电瓶车维修等服务为快递员、外卖员等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公共服务,连接的是民心,要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关键是两个字:用心。[2025年5月8日]
把群众请进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把群众请进门,让群众参与到学习教育中,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让那些企图蒙混过关、敷衍了事的行为无处遁形,推动党员干部更加主动自觉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找差距、查问题。另一方面,既能汇集民智解决难题,也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诉求,突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学习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2025年4月25日]
“后院和角落”见真章(思想纵横)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重在求“深”,不能只看“花瓶和盆景”,更要看“后院和角落”。[2025年4月24日]
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强调“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充分调动亿万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应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挑战,激发基层活力,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并对基层治理作出重要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提供有力保障。[2025年4月23日]
坚持群众路线: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价值取向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一贯做法和重要经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治建设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置于核心位置,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短短13年间,边区政府高效出台了1000多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纲领性文件,逐步构建起较为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法治建设实践始终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切实有效地保障了根据地人民的民主权利,赢得了边区人民的广泛认可与坚定支持。这为巩固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