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务实之风(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抓好调查研究是大兴务实之风的重要内容。实干的前提是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不了解情况的盲干、蛮干,不仅无法干出成绩,还会贻误事业发展。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把对策提实、把工作做实。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2023年8月24日]
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谈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 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邀请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围绕党员、干部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展开讨论。[2023年8月22日]
从科学体系上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充分反映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主题教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研读《纲要》,有助于从科学体系上深入理解、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2023年8月22日]
新华时评·浦江经验丨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期盼 在浙江省浦江县,一段“习书记与97个印章”的佳话传颂至今。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选择当时信访问题集中的浦江县开展下访,其间,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当场拍板解决了原20省道浦江段拓宽改造难题。两年后,这条“小康之路”惠及的97个行政村联合给习近平同志写去感谢信,信纸上的97个鲜红印章浓缩了公路沿线20多万村民的感激与信任。[2023年8月21日]
干部多下访,解题在基层 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选择当时上访较集中的金华市浦江县作为下访的第一站,领导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接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推动建立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坚持这一做法,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2023年8月20日]
传承践行“浦江经验” 下访接访为民解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推动建立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坚持这一做法,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传承践行“浦江经验”,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2023年8月20日]
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网信工作要“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并明确了“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2023年8月16日]
党的脉搏要始终和人民群众的脉搏息息相通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发展于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永远不变、也不能变的根本宗旨。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与人民群众声息相应、血脉相连、脉搏相通、生死相关。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2023年8月15日]
用好网上群众工作平台 助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伴随着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孕育而生,是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强治理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不同于网上信访,一方面它为党政一把手与群众直接架起沟通桥梁,使领导与群众可以键对键,节省沟通成本,增大互动空间,并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媒体平台,使得互动更具现代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它亦是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变革的有效手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发展。[202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