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和底气。[2023年3月3日]
广集众智 广谋良策 广聚共识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过去的五年,人民政协迈出的脚步铿锵有力:十三届全国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3年3月3日]
人民时评|履职尽责画好奋进同心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把群众意见化为议案提案,以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推动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是人民民主为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助力。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人民能够全程、有效、深入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人民的意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能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力诠释,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生动写照。[2023年3月3日]
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过去的5年,人民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3月2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重要立法和人大工作重大事项,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治理的法律体系,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3月2日]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强调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领域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着力重点等,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3月1日]
中国式民主的生动窗口 每年全国两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代表全国人民参政议政。两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和中国走势的“风向标”,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全国两会之所以愈发具有预判中国甚至世界发展的风向标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得益于中国式民主的独特制度优势。[2023年2月23日]
让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氛围浓起来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各种矛盾的焦点和工作落实的重点,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干部群众处于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最直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建议最贴近基层实际、最能反映基层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2023年2月22日]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人民至上,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23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