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市县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市县法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2022年8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旨在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基础,提升市县法治建设水平。推动公众有序有效参与到市县法治建设进程中,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市县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2023年2月11日]
跟着总书记学习二十大报告丨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023年2月5日]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全过程人民民主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3年1月31日]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1月30日]
联播+|不负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023年1月29日]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决策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不论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都要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要勇于直面群众、直面矛盾,既“身入”更“心至”;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2023年1月4日]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专题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理论的人民性,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2022年12月29日]
专家谈 | 强化信息技术赋能群众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可以说,互联网成为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渠道,关系到贯彻群众路线的成败。[2022年12月20日]
治理者说|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信访工作,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以“事不在小、关键在办、关键在早”的态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在信访工作中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才能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