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与2035远景研讨会暨《大国筹谋》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11月17日下午,关键十年战略构想——“十五五”与2035远景研讨会暨《大国筹谋》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聚焦“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局的关键历史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十年的战略路径建言献策。[2025年11月21日]
进一步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发展协商民主作出专门部署。在“十五五”这一关键历史时期,进一步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能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025年11月12日]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 《怎样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扣新时代要求,融合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理论、历史经验与实践案例,系统阐明新时代继续走好群众路线的路径。书中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践行“四下基层”等具体案例为抓手,清晰呈现新时代坚持群众路线的操作方法,为党员干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把握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核,又掌握务实管用的实践策略提供了有益参考。[2025年11月10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社会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是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新时代社会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优势和效能不断彰显。[2025年11月5日]
心贴心做好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克服艰难险阻、化险为夷,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反之,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必须提高警惕。能否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树立群众观念,关键要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深入群众之中,还是站在群众之上。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之中和之上,看似一字之别,实质迥异,两者心态不一样,作风和结果也大不相同。[2025年11月5日]
承前启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矢志不渝地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坚持不懈地探寻法治、建设法治。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前行,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福祉、巩固发展优势的坚实保障。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与既定目标,“十五五”期间的民主法治建设亟待在历史传承中守正创新,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保障,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支撑体系。[2025年10月29日]
深刻把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深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根本力量、指明了价值方向。深入阐释这一重要论断的核心要义、重要价值与实践路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意义重大。[2025年10月29日]
“接诉即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北京市的“接诉即办”改革进行了比较有价值的尝试,通过完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探索了贯穿城市治理体系的民主实践机制,目前已推广至多地,为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和载体提供了有益借鉴。[2025年10月22日]
深入理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202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