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商共治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2025年9月10日]
把群众“金点子”变成改革发展“金钥匙” 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基层群众的智慧、意愿有机融入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让改革脉搏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把更多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改革发展的“金钥匙”。[2025年9月1日]
以高效能治理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城市既是扩内需促投资、稳就业惠民生、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2025年8月25日]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25年8月22日]
如何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 青年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是年轻干部应当具备且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能力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能力培养,围绕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青年群众工作、谁来做青年群众工作,为什么要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怎样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8月18日]
密切联系群众 紧紧依靠群众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颁布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都把征求群众意见、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连续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为民服务。通过有力有效措施,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2025年8月14日]
从“厉行”谈节约 新修订并于今年5月发布实施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释放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信号,又一次吹响了过紧日子的号角,也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作出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要求。治党治国厉行节约,体现党中央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据统计,2025年以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收到群众反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留言有百余件,相关话题受到各地干部群众的关注。[2025年8月14日]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正确的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8月12日]
多倾听“指尖上的民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的民生建议,承载着沉甸甸的发展心声与民生期盼,会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注入最坚实的民意支撑。[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