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记者从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宜兴市积极组织开展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师工作室(培育点)申报工作。近日,范永军工作室等19个工作室被认定为首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师工作室(培育点)。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得力的传承人队伍。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起多梯队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以及传承人培育指标体系和传承谱系,推动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非遗传承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今年1月,我市组织开展了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一批名师工作室(培育点)申报工作。其中,“名师工作室”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主要牵头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和公共文化机构等。而各镇(园区、街道)、村(社区)、事业单位等利用公共场馆(所)建设的,具备同等功能和条件的工作室则被认定为“名师工作室培育点”。
经各镇(园区、街道)组织申报、专家实地调研、评议等程序,首批认定的19个工作室涉及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宜兴龙窑烧制技艺、宜兴糕粽团圆制作技艺、宜兴阳羡茶制作技艺、折扇制作技艺、锡剧、小热昏梨膏糖制作技艺、剪纸(宜兴刻纸)、马灯舞、风筝制作技艺(周铁鹞笛(灯)风筝制作技艺)、和桥豆腐干、烧饼制作技艺(杨巷葱油饼制作技艺)共13种项目。
据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期内,将对“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培育点”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不达标的,将取消其资格。考核优秀的,予以宣传推广,加大政策扶持,且发放专项建设资金。“名师工作室培育点”经考核通过后,将正式挂牌“名师工作室”。下阶段,我市将持续扩大覆盖领域,视具体情况继续评定名师工作室(培育点),发挥他们在相关领域中的示范作用,使其成为传承和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见习记者何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