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兵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市长

“发展现代农牧业,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的新路子”

访谈时间:2018年3月15日
嘉宾:张晓兵
地点:北京
摘要: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接受人民网专访。

精选对话

问:

这次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巴彦淖尔市作为传统农牧业地区,如何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答:

  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既面临着大好的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政策和措施的红利,对于巴彦淖尔这样传统农牧业大市来讲,可以说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春天。但如何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实现农牧业提质增效?我认为就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到巴彦淖尔,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解决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问题。思路举措有五个方面。把品牌“树起来”,把科技“强起来”,把产业“融起来”,把资源“用起来”,让农村牧区“美起来”。

问:

能否介绍一下巴彦淖尔盐碱地的改造情况?

答:

  巴彦淖尔全市现有盐碱化耕地484万亩,为了全面改良盐碱化耕地,巴彦淖尔市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巴彦淖尔市484万亩盐碱化耕地改盐增草兴牧示范工程规划,计划投资128.9亿元。工程全部实施后,从经济效益看,耕地质量将普遍提高1—2个等级,可新增优质牧草930万吨或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亿斤,年新增效益38亿元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河套;从社会效益看,可加快土地流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保障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从生态效益看,可有效增加地表植物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我们在自治区支持下,不等不靠,先从试点抓起,干起来再说,计划实施50万亩,其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五原县5万亩试验示范项目,为大规模工程实施趟出路子,积累经验。

问:

乌梁素海被称为“塞外明珠”,这几年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您能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答:

  内蒙古东有呼伦湖,西有乌梁素海,它们是内蒙古的两个“肾”,在全区乃至全国生态系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了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等工程26项,使湖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整体水质接近地表水五类标准,局部区域水质达到四类标准。
  目前,巴彦淖尔市正在请中科院编制《乌梁素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绿色产业发展总体方案》,把乌梁素海湿地和上下游灌排水系、周边农田、草原、森林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筹治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彻底解决乌梁素海流域的生态隐患问题,使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典型示范项目。一是抓好点源污水“零入海”工程,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是抓好内源污染治理,四是加大生态补水力度,五是深入实施湖长制。通过综合施策,确保乌梁素海水质逐年好转,到2020年湖区水质稳定在四类标准,让“塞外明珠”重现苇青水绿、鱼翔鸟跃的往日风光。

2018.03.06

2018.03.07

2018.03.08

2018.03.09

2018.03.10

2018.03.12

2018.03.13

2018.03.14

2018.03.15

2018.03.16

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