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人民建议·献策|文创产品不要跟风“卷”量,应该多“练内功”

周晓健
2025年11月11日10:58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为更好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于“十五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人民网受权开展“我为‘十五五’文化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征集。

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作为特邀专家参与本次活动。周晓健围绕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就如何推动文博场馆IP与文创从“扩张规模”向“深耕内涵” 转型建言献策。

文博场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文化IP建设与文创产品研发的核心源泉。为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推动文博场馆IP与文创从“扩张规模”向“深耕内涵” 转型。

(视频制作:涂诗轩)

我们馆做文创产品的理念是把博物馆带回家,比如我们最新推出的文创产品叫“白了个眼”,突出的就是八大山人作品里面动物眼神的刻画,以及这些毛绒玩具上面都有一顶小帽子,这顶帽子的创意来源于《个山小像》里八大山人戴帽子的形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了一个结合。

文创产品开发的时候,不要跟风“卷”量,应该多“练内功”。博物馆IP与文创开发应深耕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注入到文创产品中。通过资源深挖、机制优化、场景融合多维发力,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协同跃升。

深挖IP内核,构建专业资源支撑体系是博物馆IP建设与文创开发的重要前提。博物馆可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专项团队,系统解码文物的历史脉络、艺术符号与人文内涵,建立涵盖高清影像、学术研究与创意素材的“IP 资源数据库”,为文创开发提供精准依据。避免产品陷入“重形式、轻内涵”的同质化困境,筑牢文化传播根基。(作者系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

(人民网记者罗娜采访整理)

相关阅读:

人民建议·献策|文化“出海”要“三级跳”

人民建议·献策|非遗传承可探索构建“学历教育与师承培养”双轨并行模式

人民建议·献策|强化“文化+”,让文化既能“入心”也能“入市”

人民建议·献策|创新文博场馆展览形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十五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责编:彭姝婷、施云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