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新建镇:“三治”按下新建村美颜“快进键”

2020年11月05日10:44  来源:阳羡论坛
 
原标题:“三治”按下新建村美颜“快进键”

  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新建镇新建村喜获一份特殊的果实:该村第三季度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工作,接受了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第三方暗访测评、部门联合督查,成绩在本次被测评督查的126个行政村中位居第一,荣登“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 ’”的“红榜”榜首。“这一成绩扭转了四年前新建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时常在全镇‘拖后腿’的局面,是四年来村里通过德治、法治、自治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成果。”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曹国良说。

  德治:春风化雨淳民风

  北义庄村史、北义庄近现代突出人物、北义庄无名七烈士、北义庄地下情报站……近日,置身新建村北义庄自然村村民文化广场,一面面文化墙讲述着这个村庄的历史。“这里原来有两个六七米深的臭水塘,如今已改造成了文化广场。自从半个月前广场投用以来,村里人空闲时间都喜欢聚到这里来唱歌跳舞、谈天说地,大家谈论最多的是谁家好人好事上了墙,谁家家门口打扫得干净……”76岁的村民蒋田妹对新投用的村民文化广场和村里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赞不绝口。

  “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不能局限于面子上的‘涂脂抹粉’,关键是里子必须殷实富足。”曹国良介绍,近年来,新建村在持续推进村道拓宽改造、黑臭水体整治的同时,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了“十佳”新时代文明实践户评比,并在西周住、前周住等自然村建起了村史文化墙、村民荣誉榜,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选树了热心奉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乡贤曹洪卫、带头义务出工出力的党员丁志彬等一批先进典型,并利用文化演出、村民道德讲堂等,邀请他们宣讲感人事迹,传递正能量,增强村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法治:化解矛盾促和谐

  在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产生一些矛盾纠纷在所难免。这些矛盾纠纷往往事不大,但有的涉及法律问题,调解不易。为此,新建村在镇司法所的指导下,专门组建了一个由村干部、退休老党员、老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涉法纠纷调解组,来化解有关矛盾。

  今年上半年,新建村蒋黄家头自然村进行入村村道拓宽改造,需要征用村民蒋某与邻居李某家的老宅基地,因涉及征用补偿面积,两户村民就老宅共用的一堵屋山的权属分配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产生了纠纷。村党总支副书记史康辉得知后,及时上门对两人宣讲《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规条款,并再三解释村道拓宽的意义,用同村好邻居讲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还动员双方亲属出面做工作,最终蒋某和李某互相让步,握手言和,村道拓宽工程得以顺利推进。“调解村民矛盾,法讲明了,理说通了,气理顺了,矛盾纠纷也就化解了,就能奏出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的和谐曲。”原村主任陈建平说。

  自治:共建共管靓家园

  “以往,村里做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迎检工作主要靠突击,村干部忙得脚不沾地,一些群众却依然无动于衷,村里花钱费力不说,一些问题还容易复发……”新建村党总支委员刘亚军深有感触地说,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是保证村庄环境整治成效的关键,而发挥好全村220多名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之举。近年来,村里推出了对共产党员户进行授牌合影、党员联组入户等活动,完善了村党员干部驻片联系、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促进为民服务常态化。

  全村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感化了群众,凝聚了人心,让一些群众从以往村级治理中的“沉默者”“围观者”变为“参谋者”“当事者”。村里由村民代表共同修订了村规民约,把家前屋后的长效保洁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家庭户的必要条件,并出台村庄长效保洁指导标准,形成环境整治提升“大家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同时,成立了由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志愿服务队,配合村“两委”督查村庄保洁问题和各种不文明行为,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秸秆禁烧等义务宣传活动。“党员干部都在带头做,群众没有不支持的道理。”村民倪国洪说。他不仅主动配合村里做好黑臭水体的整治和村道的拓宽改造工作,还组织家人和邻居义务出工出力,并协助村干部解开一些村民的思想“疙瘩”,担起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义务监督员的职责。(记者 韩良华)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