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社会保障
北京
加快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推动社会救助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培育一批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康复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新建养老床位1万张。[
详细]
天津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居民生育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300元提高到420元。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大学生生活困难补助。[
详细]
河北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以上,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参保率稳定在95%,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
详细]
山西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元、达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24元,达到338元、172元。[
详细]
内蒙古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做好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和扶贫工作的衔接配套工作。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因灾因病致贫家庭、贫困大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护理和生活困难补贴发放工作。[
详细]
辽宁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做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详细]
吉林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城乡低保平均补助分别达到月人均267元、年人均1385元,提高24元、126元。建设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建立城乡居民大病救治制度。[
详细]
黑龙江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能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