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生态文明
北京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
详细]
天津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清水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主要河流水系全部实现水清岸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详细]
河北
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强化主体功能区管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强化PM2.5监测治理,抓好水、大气、土壤、海域、陆域等污染防治,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
详细]
山西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工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
[
详细]
内蒙古
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认真解决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及煤田火区、沉陷区治理力度,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详细]
辽宁
巩固和发展辽河流域治理成果,实施新一轮生态治理计划。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实现正常运转。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要有实质性突破。
[
详细]
吉林
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实施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节能工程。加强松花江、辽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厂。
[
详细]
黑龙江
加强黑土资源保护,治理沙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治理水土流失270万亩,完成造林绿化300万亩。加快建设松花江流域治污“十二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50%,建成投运率达到30%以上,全面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