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文化建设

北京

  全面践行“北京精神”,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创新充满活力,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详细]

天津

  更好发挥文化中心服务功能,加快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城市书吧、职工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办好优秀剧目展演、音乐大讲堂等群众文化活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抓好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详细]

河北

  打造一批具有燕赵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关心和培养文化名家和领军人才,提升河北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详细]

山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公益性文化单位发展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壮大文化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成为我省新的支柱性产业。 [详细]



内蒙古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推动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详细]

辽宁

  不断繁荣文艺精品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兴城古城保护展示工程。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详细]

吉林

  启动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遗址公园、文化商业街区,实施100个超亿元重大项目,建设50个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巩固发展影视、出版、期刊、歌舞等优势,培育新生文化企业和新兴文化业态。[详细]

黑龙江

  推动五大连池等5个旅游名镇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让400个边远地区村屯的群众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问题。推进省博物馆新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搞好市县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标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