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对话各地文明创建工作者:如何将“创建为民”落到实处?

2023年07月21日08:3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厦门7月21日电  (林晓丽、黄东仪)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为民、惠民是文明创建的宗旨。互联网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问需于民、造福于民、聚力于民、取信于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做好文明创建的重要法宝。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互联网与文明创建论坛”7月1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践行创建为民宗旨”。在这场会议上,“创建为民”四个字贯穿始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文明创建负责同志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进一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将“创建为民”的宗旨落到深处、落到实处,更好地惠及于民、服务于民。

如何“创建为民”?

山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袭艳春。人民网 黄东仪摄

山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袭艳春 人民网黄东仪 摄

山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袭艳春认为,“创建为民”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懈追求,把“为民惠民”理念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这些年,山东始终坚持“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让人民共享”的工作理念,要求各地必须突出群众性,坚持各项创建工作要“始于群众需求、行于群众实践、终于群众满意”。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这一理念,想方设法听取民声、了解民需、解决民困、满足民愿,通过文明创建实现“为群众解难题、让百姓得实惠、使城市有温度”。

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现曾。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现曾 人民网记者陈博 摄

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现曾表示,对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者而言,“创建为民”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工作方法和工作导向问题,必须贯穿融入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全环节,成为一以贯之的自觉坚守和自觉追求。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各族人民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新要求、新期待更为迫切。在实际工作中,青海依照涉藏地区文明城市创建规律特点,把创建工作的普遍性规律和涉藏地区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用好用足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其建设成为文明创建的坚强阵地、有力抓手、有效渠道,用文明实践推进文明创建;结合青海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鲜明特色,把“以文化人”摆在文明创建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扎实的基层文化基础赋能群众性文明创建。

福建省厦门市委文明办主任钟伟东。人民网记者 兰志飞摄

福建省厦门市委文明办主任钟伟东 人民网记者兰志飞 摄

福建省厦门市委文明办主任钟伟东表示,“创建为民”就是坚持创建初心,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创建过程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高手在民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吸取市民群众的智慧,做到问计于民。具体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群众关心的堵点难点问题。去年以来,厦门针对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市场管理、村镇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5+3”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厦门在治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过程中,考虑到小摊小贩有维持生计的需求,周边市民群众也有就近就便的需要,对流动摊贩不是简单一禁了之,而是服务不下班、文明不打烊,创新“摊规点”管理模式,探索商家“适当跨店经营”等人性化方式,疏堵结合,包容有序,化城市管理“对立面”为文明创建“共同体”。

如何线上、线下“两手抓”?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国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国铭 人民网记者陈博 摄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国铭说,包头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包头多年来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以人民群众“幸福清单”创建“责任清单”,用人民群众的“点赞量”检验文明创建的“含金量”。在创建过程中,注重从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关键问题入手,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创建的落脚点,着力补齐短板。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重点通过市级媒体“民呼我应”“一线调查”平台和“市民随手拍”等方式收集民意,着力打造“6341”工作法,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切实推动“网上问题、网下求解”。针对如何收集问题,包头各地创新工作方法,例如,东河区委网信办运用“优解思维”妥善处置“供暖保障、城建改造、疫情防控”等34类居民诉求,“问需于民”品牌创建取得实际成效。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包头市创建工作已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网上网下一体化推动的工作局面。

徽省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晓云。人民网 黄东仪摄

安徽省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晓云 人民网黄东仪 摄

安徽省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晓云认为,互联网时代民意民情“网先知”,化解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倾听和沟通。为此,阜阳坚持数字赋能精神文明创建,自2021年11月起,创新形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活动,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并将该平台与市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阜阳学习平台贯通,实现了从“耳畔”到“指尖”,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既让市民“有地方说话”又“说了不白说”。围绕网上有人看、网下有人办,建立“四全”机制,即搭建“倾听全覆盖”线上线下平台矩阵,构建“事全解”责任落实闭环,建立“全过程”监督考核体系,创设“全网参与”“新媒体茶座”,探索构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阜阳模式”,从而激发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家园感、归属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勇富。人民网 黄东仪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勇富 人民网黄东仪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勇富表示,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广大市民和网民的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要激发群众热情,必须凝聚群众创建共识,组织群众参与共建,创建成果让群众共享。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2016年以来,南宁市委网信办连续组织41期“网友看南宁”系列活动,让网友、网络大V和主流媒体等社会群体走进民生工程实地体验,并与职能部门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为净化网络空间、充盈网络正能量,南宁市积极建设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目前该队伍超过3000人,成员来自公务员、教师、医生等8个群体,在参与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文明传播、文明上网进社区、文明办网进网吧、阳光跟帖等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如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辉。人民网 黄东仪摄

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辉 人民网黄东仪 摄

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辉说,西安最大的特色就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西安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开展“西安因你而美”群众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让人人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人翁,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一起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同时,西安扎实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共同发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十百千”工程,叫响“一城好人·德润西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共建共享文明成果,努力打造文明创建的“西安样板”,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西安更加熠熠生辉。

广东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处处长高景海。人民网 黄东仪摄

广东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处处长高景海 人民网黄东仪 摄

广东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处处长高景海表示,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广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好用活网上网下各类宣传资源,把创建带来的实惠让广大群众看清楚,将群众行动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形成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广东依托全省2.8万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组建了6.12万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文化传承、文明创建等活动,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青海省西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子玥。人民网 黄东仪摄

青海省西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子玥 人民网黄东仪 摄

青海省西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子玥说,西宁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理念,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创建的工作格局。比如,线上线下相结合,以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公布监督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诉求和表达渠道,收集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评价,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建中来。再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持续扩大文明创建的吸引力和参与度,通过实施“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建设,开展文明积分兑换,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同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创建日”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联点村和社区,解决困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项,让群众认同创建、支持创建。

相关阅读: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互联网与文明创建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

(责编:施云娟、肖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