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一二三四”法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如何更好阐释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点和规律,促进网上群众路线更好发展。自7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征文选登专栏,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总书记还强调,“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特点,健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关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一、守住一颗“初心”,增强工作主动性
中国共产党早在成立时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写入党章。这是我们走好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就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从内心重视网民和网络民意,因为只有正确认识网民的智慧和力量,做到主动贴近网民、了解网络民意,才能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才能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网络时代的群众工作中。
二、坚持两项原则,把准工作方向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切实弄清事实真相,实事求是,这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基本前提,也是依照法律、政策处理问题的基础。面对各种各样的网上诉求,关键要把真实情况摸透,自觉拿事实来说话。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绝不能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草率下结论、做判断。二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网络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信息一经上网,就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因此,办好群众诉求,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才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有些网上反映的情况,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在办理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分清是非、合理解决,既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也不能损害其他人利益,避免出现“后遗症”。
三、用好三种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要用好调查研究之法。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发现问题、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民意反映在网上,而根源在网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推动靶向施策。比如,我们在办理某镇村民关于“通组路需要拓宽”的网上留言时,组织镇村干部一起到现场核实,发现该村民小组常住农户27户50余人,有硬化通组路,路面宽3米,能够满足农用车、小轿车等车辆正常通行。后与该群众取得联系,将调查情况及结论告知群众,得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
要用好督查督办之法。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群众通过网络渠道反映诉求更加便利,诉求也日益多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仅仅依靠督查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乡(村)属地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比如,在2022年5月,有网友通过省委民声通道,反映“某小区一楼栋入口处可见裂缝”问题,我们第一时间以督办函的形式,将所反映情况交办县住建局,后住建局召集开发商、物业及反映人,一起到现场踏勘,发现一楼入口处底部确实有裂缝。开发商工程人员对裂缝处进行凿开,确认该处裂缝为填充墙下沉所产生,与主体结构无关,并不会影响房屋主体质量。后开发商对该处裂缝进行维修,消除了群众疑虑,得到居民、开发商、物业等多方的认可。
要用好跟踪问效之法。一些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或者该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持续跟踪,推动问题彻底解决。如“双减”政策实施后,我县教育部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县公办中心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坚持自愿选择,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并按照相关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个别学生家长对政策理解不够精准,通过人民网留言,对“开展课后服务以及收费等情况”表示不理解。在收到网络留言后,我们立即督促教体局对所反映情况进行认真核实,查找政策依据,及时予以回复。同时,要求教育部门举一反三,通过班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从而获得家长的认同。
四、严把四个要求,务求工作实效
一是要有力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要体现宗旨意识、人民立场,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各地各部门都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顺应网络媒体发展新态势,积极主动学网懂网用网,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获民心。
二是要有温度。网上群众路线的本质就是对传统群众工作的延展,核心依旧在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用好人民网群众留言、民声通道等平台,畅通党群联系密切、互动交流顺畅、群众有序参与的网上服务渠道。要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坚持网上网下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解决好、落实好,提升网络服务群众水平。要不断提高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维护稳定的本领,对于一些不合理诉求或者一时无法办理的事项,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舆情。
三是要提速度。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群众对于网络群众工作平台的认可,群众通过网络发表诉求的次数日益增多,频率也不断加快,对于回复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网上答复的效率,更要提高线下办理的质量。要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对投诉、申诉、检举、建议、批评等进行分类,及时交办相关部门或乡镇,强化责任落实,在办理群众留言时,要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督促承办单位倒排工期、细化任务,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办理。同时,要通过网络和线下等多种途径,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争取群众支持和认可。
四是要严制度。工作作风好不好,“留言板”上见真章。谁在用心用情,谁在糊弄了事,群众看得一清二楚。要严格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登记、转办、督查、答复、“回头看”等全过程推进机制,并将办理情况纳入综合考核,对办理不规范、处理意见不落实、群众评价不满意的问题,予以通报甚至问责,确保工作“不落空”。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举一反三,对于倾向性、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反馈,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更好建立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大势所趋。只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虚拟和现实统一起来,才能及时了解群众更多的需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用网络搭起连接党和群众的坚实“桥梁”。
(作者单位:遂川县委办公室)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