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古龙窑又焕新生

2021年04月26日10:53  来源:宜兴日报
 
原标题:古龙窑又焕新生

龙窑薪火相传,炉火生生不息。4月24日上午9时38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前墅龙窑迎来了开窑仪式。窑火烧制40个小时后,打开鳞眼洞和户口,无锡市级龙窑烧制传承人吴永兵带头钻进户口,将带着窑火余温的陶器起出户口,传递到现场窑工和嘉宾手中,并挪到一旁分类堆放。

前墅龙窑是唯一一座仍在使用的古龙窑,始烧于明代的前墅龙窑利用自然山墩建造,由窑头、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头北尾南,通长43.4米。其采用传统柴烧技艺,主要烧制日用粗陶产品,每窑可入陶坯7000余件。吴永兵说,烧窑过程包括装窑、热窑、烧窑、冷却、开窑等,每个环节有特定的规程。其中,开窑是最后一道工序。刚刚烧制出来的陶罐、紫砂器,让前来参观的外地嘉宾赞叹不已。据窑工介绍,宜兴地区的龙窑烧制技术在唐代就已趋成熟,烧制技术代代相传。一直以来,丁蜀镇十分注重保护古龙窑,每年谷雨前后,都会对前墅龙窑进行保护性烧制,使其有序传承。

作为“丁蜀事件——当代中国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活动,当天,在前墅龙窑一旁的火神庙广场上,折子戏、紫砂、均陶等非遗现场展示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感受宜兴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4月24日,吴永兵向媒体记者、游客展示刚刚出窑的陶器。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