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的大幕已然拉开。日前,宜兴市高塍镇十六届六次党代会提出,高塍要勇做全市“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目标高远,发展的底气何来?翻开该镇2020年的“经济答卷”: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14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除外资外贸外,全部实现正增长,且绝大部分指标超全市平均增幅,其中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等7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4项指标总量进入全市前四,3项进入全市前五;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2个,所有无锡市级、宜兴市级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投资计划……一系列亮眼数据,展示着高塍镇“十三五”圆满收官的成色,激扬起奋进“十四五”接续“起舞”的强大信心。
岁月更迭、华章日新。回望过去的5年,转型发展、奋勇争先成为高塍上下的共识。至“十三五”末,全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0%,远超22%这一全市平均值,形成了高端线缆、环保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体产业,拿下行业内2个全国第一、1个世界第一。
一根线缆撑起产业发展“热度”。数据显示,高塍镇线缆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30%,作为我国最大的线缆企业,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更是其中的“主力”。这5年,远东电缆与全镇发展同频共振,致力打造线缆企业“灯塔工厂”,从传统线缆产品向风电、光纤、光缆等高端线缆拓展,通过大手笔“上云”、建设“智慧车间”等探索智能制造之路,携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谋升级、求发展。至2020年11月,企业当年度税收贡献已超2019年全年。远东电缆的发展映射着高塍线缆产业不断向高端市场迈进的态势,镇内如无锡圣安电缆有限公司等线缆企业,在“十三五”期间,通过设备投入、智能化改造等形式,迎来跨越发展。
一个产业挺起“环保之乡”美誉。早在上世纪70年代,高塍镇就率先开始发展环保产业,至“十三五”期间,高塍镇党委政府持续推动产业由环保设备制造向产业整合、系统输出转型,成功让高塍成为国内环保产业链最全、设备品种最完善、企业最密集的“生产基地”,打造了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全市唯一的环保类上市企业。眼下,鹏鹞环保已成为全国14家水厂的运维商,日处理水量达186万吨。鹏鹞(宜兴)环保装备智造园,吸引了18家企业入园,其中17家已投产,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环保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正逐渐完善。骨干企业示范引领,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江苏德环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开能华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同样致力于各自细分领域高质量发展。
一次尝试扬起产业腾飞之势。2016年10月,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高塍成立。这是市委市政府出面协调,在宜兴产业扶持资金的撬动下,引进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对危困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打造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里、镇里的支持下,中建材加快实施转型升级,2017年4月成功生产1.5mm超薄光伏玻璃,填补了世界空白。4年多来,中建材始终坚持技改创新,以14.5亿元总投入博得30亿元应税销售,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0%。对上贡献一路跃升,从几百万元至2019年的近2000万元、2020年的8000万元,成功入选江苏省高新区准独角兽企业,树立起高塍产业迭代更新的样本。
5年来,高塍以全市5%左右的人口、地域面积,实现了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比约12%的跨越赶超。高塍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超全市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占比从2016年的5.3%提升至7.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63亿元。至2020年末,全镇拥有在建项目52个,待建项目40个,汇集各类企业2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19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7家,年税收贡献超500万元企业30家。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高塍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创新要素、着力引才留才之功。5年来,高塍镇先后签约关停落后化工企业47家,超额完成市定任务,整治“散乱污”企业179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企业相关整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保障。同时,接连出台《关于促进高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全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累计兑现奖励超6000万元。该镇还在全市范围内第一个出台竞争性用地文件,树立以贡献论英雄的导向,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产业的腾飞,离不开创新要素的集聚,5年里,高塍致力打造环保研究院集群,宜青众博研究院、浙工大化学工程学院高塍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宜兴研究院等5家环保研究院接连落子高塍,构建起强大“智库”。重视平台载体的搭建,也珍视人才的引育。2016年起,高塍镇创新设立环保产业奖学金,重点培育本土环保类专业人才。5年来,奖励制度不断优化,全市57位学子获奖励,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坚实力量。镇级发展路径清晰、步伐稳健,众多企业紧跟其上、注重创新,5年里,高塍有效高企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常年稳居乡镇板块第一。全镇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78%以上。
一以贯之谋发展,为的还是让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5年来,高塍持续完善城镇建设,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开启“河道管家”模式,率先引入专业化企业对镇区环境维护、测评,在市级各项环境考核中,排名始终位居前列。美化环境的同时,提优百姓生活品质也被摆至重要位置。去年启动的南滆湖金秋品蟹节,直接撬动养殖户致富增收超1.8亿元;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日间照料、居家养老、高塍敬老院的运行,让幸福高塍养老体系可观可感。此外,总投资5.8亿元的海逸时代广场破土动工,总投资40亿元的恒大·花溪小镇芳容初展,总投资2.6亿元的红塔商业街有序推进,覆盖小学至高中学段的苏州外国语学校落地高塍,目前过渡校区已运行……宜居宜业的美丽高塍正在崛起。
站在“十四五”新的发展阶段,高塍镇蓄势以待,将久久为功谋科技创新、强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运行提质增效,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