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刍议网上群众路线践行路径

甘望
2023年07月12日10:28 | 来源:人民网
大字号

“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如何更好阐释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点和规律,促进网上群众路线更好发展。自7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征文选登专栏,敬请关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越来越多的群众习惯于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言献策。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网上每一条群众诉求和建议,既是社情民意的直观表达,也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治理命题。“人民群众到哪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应该主动延伸到哪里”,因此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党践行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一、网上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网上群众路线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艰难困苦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优良作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互联网增加了民意表达的渠道,10 亿多网民上网交流思想、反映诉求。针对于此,“群众在哪,民意就在哪反映,党就应该在哪。”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既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要求,又是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意反映形式变化、更好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网上群众路线已经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群众路线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强大动力。“真正的民主,不仅要求具备各类社会主体平等表达意见的真实渠道,而且要求具备协调利益冲突、整合社会力量、实现求同存异的有效机制,进而将民主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的不竭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指导,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实践载体,建立起一系列有助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科学民主机制,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民主新样态。互联网是广大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建议、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起的各项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也已经成为联结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纽带。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有助于党领导人民群众围绕特定议题及时展开沟通和协商,确保公共决策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另一方面有助于破除信息壁垒的阻滞,显著提升民主制度的运行效率,促进各方面民主制度的衔接和配合。

网上群众路线是引导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强调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工作布局中,互联网既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场域,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网上群众路线与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运行逻辑相契合,能够为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充分、有序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中创造便利条件,有助于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有机融入到国家治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群众冷暖网先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通过互联网吸纳和回应社情民意,让群众不仅能够在网上反映问题,更能在现实中得到解决措施,真正实现从“键对键”到“面对面”再到“心连心”,以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其中,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网上群众工作平台。2022年,“领导留言板”累计接收76.8万件网民有效留言,其中68.2万件网民诉求得到了回复。

二、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留言办理的速度和质量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网民青睐通过留言板反映问题,以便足不出户解决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利用网络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自身的限制,以及当前复杂的国际网络环境,使得我们在开展和推进群众路线的工作实践中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民意反馈结构性失衡。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上群众路线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由于我国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网络知识教育不广泛,一些落后地区缺乏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公民网络权益表达技术水平不够,使得公民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沟通交流受到技术限制。并且,数字鸿沟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部分群众的参与,使得他们可能因此失去表达想法、实现网络权益的机会,甚至“被代表”。相反,那些有机会使用网络、懂得计算机的网民群众则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因此,网络民意的表达也只能代表部分群体的真实意愿,这就决定了网络民意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群的意见,其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也是有局限性的。

二是平台使用率不高。在互联网时代,网民都喜欢目的性明确的媒体平台,各媒体都尽其所能发挥自身优势,用不同方式让广大网友保持长时间关注,加强网络用户群体的黏性,同时加强市场推广并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产品标签以帮助媒体平台吸引到更多网络用户。但是总体来说,网络问政平台使用率仍然不高,推广力度上还有不足之处,在新媒体平台上与网友互动性不强。

三是服务矩阵偏多选择困难。党群沟通平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缺乏整体的架构与规划,全国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解决方案。各地政府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独立建设党群沟通平台,从而导致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地方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各自为政、机构重叠、党政分建、多网并存”的局面。这会造成面对同一事由网民可能选择“一稿多投”,从而导致多个平台同时受理,造成人力、财力和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是回复质量参差不齐。建立网络问政平台,目的在于既让党委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为民办实事,又让群众多了一个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渠道。然而目前网络问政平台运行质量却有高有低,有诚心为民理事的问政,也有只说好话不干实事的作秀。甚至,部分网络问政平台形同虚设,出现答非所问的敷衍塞责、“机器人”回复等问题。

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几点建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就要通过互联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利用好互联网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网上”的群众路线走稳走好。

(一)提高群众参与度

一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知情权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要路径。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执法运行机制,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现象发生,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积极关注公众的需求,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促进公权运行的民主化,增加公众对于政府治理的参与程度,从而在实质意义上推动政府公信力提升。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要牢牢把握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互联网建设覆盖,推进网络群众服务的技术连接。突出数字惠民,加大帮扶力度,面向脱贫户、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更多资费优惠,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快适老化改造,研究完善电信服务规范、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相关标准,遴选一批优秀改造案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三是降低网络问政参与门槛。必须鼓励所有群体共同参与,才能让网上群众路线越走越宽,越走越深。因此,要高度重视3亿多非网民的需求,把握低频参与群体特点,深入开展网络问政调研,掌握使用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不断优化网络问政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尽可能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搭建百姓乐于接受的网络便民平台。

(二)加大推广力度

一是主动寻求深度融合。当下网络时代自媒体不断涌现,各家自媒体挖空心思用短视频、投票、创意 IP 等各种形式来吸引网民的关注,都想要更大发挥自身品牌影响力获得更多流量;反观网络问政类平台,推广力度则有所不足。可以主动与短视频等媒介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算法推荐+关键内容的人工优化以实现精准推送,进一步提升网民的关注度。

二是加强民意成果转化。公共需求即时、及时地通过网络渠道反馈,政策依据民意民情进行适当调整与执行适应,能够加强双向互动,极大推动了政府与公众间双向互信关系的建立,提高网民参与热情,有效促进社会治理。

(三)加强网络问政系统建设

一是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政务”的服务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实现了网上办理。但少数“吐槽”的声音依然存在,归根结底还是服务没有跟上,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因此,要从供给侧入手,不断丰富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优势,善于借用多种技术载体,运用文字、声音、图画、色彩、视频等多种形式整合信息,大胆借助虚拟视觉、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进行传播,推动网上群众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增强时代性感召力。

二是适当整合网络问政平台。当前,各地政府网站、部门网站、“12345便民服务平台”相继开展网络问政工作,各地主流媒体也纷纷利用媒体融合优势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和意见。然而,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不应一味求多,平台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影响问题的解决。应该适当整合网络问政平台,强化平台品牌建设,促进群众问政工作更加高效、规范、有序。

三是构建干群沟通话语体系。要善于紧跟时代、紧贴网民,切实解决网上话语体系与群众需求不合拍的问题,构建合理的话语体系,掌握网上话语主动权。促进官方话语与群众话语互通,以“网言网语”将宣传话语、政策话语和信息服务话语有机互动衔接,努力实现网络舆论场与传统舆论场的融合。促进现实话语向网络话语拓展,善于运用和发挥网络话语轻松活泼、方便快捷、生动形象、新鲜应时等特点,以理性、客观、辩证的态度运用网络语言与群众交流互动。

(四)健全回应反馈机制

一是高度重视以上率下。“领导带头,万事不愁”。领导干部要坚持把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做群众工作,积极拓宽网民诉求表达互动渠道,自觉学网、懂网、用网,经常性利用网络跟网民在线互动交流,尊重民意,谨言慎行,增强“亲民主义”宣示,做群众的“真公仆”。

二是加大群众评绩力度。人民诉求反映上来之后,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本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强了,人民的诉求自然就能在网上得到解决,反之只会招致人民的反感。要将网民诉求的办理量、办结率、满意度进行“亮晒”,并将“亮晒”结果作为机关效能、信访、舆情把控等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网民诉求的办理结果,要让反映问题的群众自己来评判。对群众不满意的,要继续办成办好,直到人民群众满意为止。对于那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关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解释,避免误会,以争取更大的理解支持,从而形成网络平台运营维护的监管机制,切实保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有效运用。

(作者单位:莲花县委办公室)

【相关阅读】

奋进时代新征程 走好网上群众路

做互联网工作,守的是网民的心

勠力同心抓整治 用心用情暖民心

网上群众路线 新时代如何走出新特色

(责编:白宛松、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