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宜兴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着手编制宜兴市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不久前,该局还邀请宜兴市多家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开展座谈,倾听企业对政策的建议、诉求,希望最终出台的政策更接“地气”,实施更有“底气”。
这样的快干实干之风,正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激荡升腾。作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人”,近年来,该局在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花功夫,以创新融合为动力、项目建设为载体、企业培育为抓手、产业提质为方向,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量质齐升。2020年,我市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479.3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92.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4.8%;完成工业投资267.97亿元,同比增长7.5%;物联网产业营收(全口径)同比增长45.8%,集成电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4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3.5%。
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一次次深入基层生产一线走访调研、指导提升、跟踪服务之功。“他们经常来车间实地指导,让我们企业数字化建设、智能制造等有了较大进展。”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IT与流程中心副总经理陈健华深有感触地说,借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服务,企业成功获评无锡、省级智能车间,省星级上云企业。眼下,企业正在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信服务再一次主动跟上。类似的良好服务体验,同样萦绕在中软国际云上软件园苏南创新中心项目运营总监应瑞燕的心头。“工作推进雷厉风行、务实高效!”对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宜城街道,从项目引进、落地到运营阶段,事无巨细为他们做好政策宣传、协助市场调研、加强行业对接等服务工作,应瑞燕很是感动。她相信,立足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定能高质量发展,更好带动宜兴软件研发及服务、互联网及大数据相关企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的大幕已然开启。站上新的征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把新春“第一会”定为作风效能建设大会,快速掀起担当实干的浓厚工作氛围。“起步即冲刺,新的一年,我们将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促进我市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周丽明表示,下阶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该局将重点聚焦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0条产业链,建立“一名市领导、一个产业链、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研究梳理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补短板、锻长板,以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为原则,扎实推进产业造链、强链、补链、延链、稳链工作。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除研究制定我市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内部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还将在重点行业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工厂,树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样板。
工作谋新,更要务本。周丽明说,本职工作是部门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全面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数据的精准分析和科学运用,致力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丰富为企服务方式,助力广大企业不断提升供给水平,并积极主动对上争取,让更多成果在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