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普洱市商务系统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带领全市商务干部在困境中开新局,于危机中抢先机,取得了推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在普洱挂牌运营、云南咖啡价格指数上线发布、成功举办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勐康口岸被批准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为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普洱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成为全省优秀的州(市)等好成绩,实现了商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6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5.66亿美元,利用外资1.26亿美元。
强化引领 开拓进取
“十三五”期间全市商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商贸流通取得新提升。建成9个乡村新型商业中心,推进建设乡(镇)农村集贸市场30个。建成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唐胜仓储物流产业园区和宁洱、江城、澜沧、孟连四个县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建成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促进农村物流成本下降40%以上,累计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49户。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市场供需平稳、秩序良好。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市对接”,畅通市场供需渠道,消费模式加快向多元化、个性化、网络化转型发展。
电子商务取得新突破。完成9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市县乡三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村级覆盖率达63%。在上海市开设普洱优质产品展示体验中心2个,集聚普洱优质农产品资源,建设1个市级和8个示范县区域电商公共品牌,引入区块链技术,开展产品深度溯源,不断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网营销+社群电商”模式被国家商务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大力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发展,全市年度网络交易额突破80亿元。
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被列为全省首批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勐康口岸获批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粮食、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场所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孟连(勐阿)边合区建设加快推进,入驻企业122户,建成锡精矿物理水解加工厂、花岗岩板材加工厂,全省首家医用乳胶手套加工厂竣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7.87亿元;完成龙富口岸经济区总体规划,详规编制和边民互市点申报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采取绿色通关、预检通关、“阳光早市”“阳光急救热线”“阳光求学通道”等服务举措,实施一次性报关报验、“一站式”通关服务,加快推进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孟连口岸年货运量突破200万吨。
外贸外资外经取得新发展。大力实施外贸出口奖励、咖啡生豆目标价格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勐阿、芒信、勐康3个边民互市点建成运营,互市贸易额年增长在两位数以上,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超过10亿美元。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依法维护外经企业合法权益,全市外经企业增至58户。其中,替代种植企业38户,完成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进口106.26万吨,实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示范项目建设2个,投资1201万元。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推进全球招商,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展会经济取得新提高。积极推动会展业转型发展,成功举办了2届中国普洱茶节茶产品交易博览会、2届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和3届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积极组织参加历届进口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上海中华老字号博览会、10·17扶贫日上海展销会等国内外展洽活动,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办展参展,进一步擦亮普洱特色产品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累计实现展会销售及订单总额18亿元以上。
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电商扶贫深入推进,建立“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电商+合作社+贫困户”助贫机制,为农户提供产品网销、培训就业和其他帮扶服务,累计开展电商人才培训5万余人次,培育电商示范企业、示范户200户。扎实开展好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富东村定点扶贫,累计派出驻村工作队员11名,协调项目建设6个,筹措各类资金24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利用电商渠道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农特产品,促进群众增收,累计开展宣传培训3万余人次,引导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3次被澜沧县评为年度先进派出单位,5名干部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所挂钩帮扶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全部实现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
抢抓机遇 乘风破浪
科学描绘“十四五”商务事业新蓝图
今后五年,既是继往开来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期,又是普洱全市商务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市商务系统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对内创新消费业态、协同周边、差异发展,对外提升合作水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促进区域经济与外贸、外资、外经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好十项重点工程,谱写普洱商务事业新篇章。
一是消费升级工程。积极构建现代供应链,加快乡村新型商业中心的推广和业态创新,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品质消费,扩大绿色消费。
二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重点物流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全程监管、乡村物流、跨境物流,构建现代高效物流体系。
三是口岸通关便利化工程。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和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协调推进龙富口岸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康粮食、水果、中药材、危化物品等进出境指定口岸建设,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口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便捷化水平。
四是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工程。积极培育咖啡、松香、茶叶等外贸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大外贸竞争新优势。
五是多边经贸合作工程。以实施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契机,推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普洱联动创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普洱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
六是对外投资创新行动工程。支持普洱企业参与中方在周边国家对外开放园区建设,深化替代种植合作,推动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向替代养殖、替代加工转型发展,健全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七是外资促进工程。进一步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外资高端高值化发展。
八是援外发展工程。加强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加大对周边国家的援助,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
九是展会提升行动工程。运用“互联网+”推动会展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普洱茶节茶产品交易博览会、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办展质量和规模,提升办展智慧化、国际化水平。
十是商务扶贫工程。全面落实电商、边贸、家政、对外劳务合作扶贫政策措施,继续实施“普品入沪、沪企入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