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没有大家“稳”,何来小家“安”!

2020年02月25日12:38  来源:宜兴日报
 
原标题:没有大家“稳”,何来小家“安”!

  2月24日晚上,位于宜兴市芳桥街道屺山村的无锡诚优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办公室灯光闪耀,阵阵“咔嗒、咔嗒”声划破夜的寂静。时隔数十年,闵惠芳这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重返操作岗位,熟稔地踩着“洋机”,不断响起的手机铃声时时提醒她加快工作进度。白天四处筹措捐助物资,晚上一针一线缝制口罩,这几天她的工作任务单排得满满的。

  “洋机”边上,作为车间此时唯一的“员工”,闵惠芳的丈夫、诚优特公司总经理蒋锡军正忙着拆箱分货。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他总是要提前精准计算好“下刀”的位置和走向,然后手起刀落,价值千元的防护服瞬间就被分成一只只口罩的“坯料”。自2月11日起,这个设置在标准化厂房里的“小作坊”就已提前复工复产。在蒋锡军的手起刀落间,已有200余件防护服被精准剪裁和缝纫,变成一只只爱心口罩。

  今年四十出头的闵惠芳过去在服装厂上班,近年来她和丈夫创办了无锡诚优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为全市相关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净化设备和卫生防护用品服务。身体力行,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援战“疫”,用闵惠芳的话来说,这是老闵家的优良传统: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曾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并见证了新时代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爷爷总说,每个人心中都要有杆“秤”,教育她和姐姐“要踏踏实实做事、要懂得感恩、要讲奉献”;父亲也热心各项社会事业,让她记忆犹新的是,1991年夏天,宜兴发大水,当时大水汩汩地向家里涌,一直淹到她的大腿根,但是爸爸却毅然冲出家门,投身防汛抢险一线。

  今年春节以来,各类防疫物资瞬间成了紧俏商品,诚优特仓库里的6万只口罩也成为“香饽饽”。当时,一批客户都愿意以高出平时十几倍的价格“吃”下这批库存,但闵惠芳不仅婉言谢绝了客户,还做了一件让他们不可思议的事情:尽力满足百姓的需求。她让儿子制作了免费赠送口罩的小程序,并通过微信广而告之:“全国各地的人只要通过这个小程序下单,每人可免费获取25只口罩,宜兴本地人也可到她公司直接领取。”为了让更多的人收到这份爱心“礼包”,闵惠芳还制订了免费领取的规则,那就是每个人只能领取一份。在她翻开的免费领取清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人名、联系地址和电话,每天晚上她都要认真核对一遍;遇到有人反映邮件丢失时,她也总是在核实后,自掏邮费补上。也有几次,村上的乡亲和她说:“惠芳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就多拿几份,帮儿子(女儿)家里带去。”犹豫再三,闵惠芳最终还是客气地劝说,请他们自己来拿吧。在闵惠芳看来,献爱心,也要一碗水端平,任何人都不能多吃多占。

  从1月31日起,闵惠芳不仅成为部分网民心中的“爱心大使”,她的名字还频频出现在芳桥街道办事处的慈善捐赠榜上。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闵惠芳总是竭尽所能,一点一滴地从业务合作单位处采购基层防疫最急需的物资。持续的慈善义举在芳桥及周边一批爱心企业家中传播,也让闵惠芳接到了部分企业的求助。江苏祥业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阮早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通了闵惠芳的电话。为赶制订单,企业及时复工复产,既要抓生产,又要联系口罩等防疫物资,他忙得焦头烂额,而且几经转手买来的口罩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接到阮早良的求助电话后,闵惠芳立即联系苏州的口罩生产厂家,帮企业平价购买口罩。截至目前,闵惠芳已为复工复产的企业调集了20余万只口罩和近千个防护面罩。最让这些企业负责人感动的是,闵惠芳不仅无偿帮助对接各类防护用品生产厂家,为确保防疫物资能够安全及时送达,她还总是开车提前等候在宜兴有关边界的卡口处,一趟趟驳载防疫物资。市荣盛紧固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秀琴说,有一次,看着闵惠芳一箱箱搬运物资的背影,内心实在过意不去,就微信给她发了几个红包“意思、意思”,但当晚就被她退了回来,并留言说:既然讲好了做公益,就要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哪怕是一分一毫都不能收。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推进,2月中旬以来,口罩供应进一步“吃紧”,无论如何努力,过去的业务合作单位都拒绝了闵惠芳的采购要求。这时,一个越洋信息给了闵惠芳新的启示。韩国某企业请求诚优特立即赶制一批高规格口罩,由于急用,该企业连制作要求也一并发了过来。闵惠芳一看制作工艺,其原材料就是制作防护服的防静电特氟龙复合面料,这种面料虽然价格高昂,防护效果却高于普通口罩用料,尤其是经清洗、消毒后,可反复使用。但早在去年底,这种复合面料就已被诚优特加工成了防护服,且部分防护服已被捐赠到防疫一线。闵惠芳拒绝了这批境外订单,和丈夫商量后毅然决定,将仓库里剩余的200余套防护服“化整为零”,全部变成口罩,捐赠给周边村、社区的志愿者和网格员。看到把制作好的防护服一件件再裁剪成口罩,屺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忠健在感动之余,劝说道:“你已经为防疫事业做了很多,再这样付出心痛不?”闵惠芳的回答是:讲不心痛,肯定是假的,但更让她心痛的是防疫一线的“战斗员”们。在这场战“疫”中,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携手努力,让她想起了1991年那个夏天的深夜,父亲从防汛一线回到家的一幕:父亲紧紧抱起站在水中哇哇大哭的她,说了很多安慰她的话,其内涵是没有大家“稳”,何来小家“安”!(记者赵辉)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