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紧盯形式主义问题”①:纠治形式主义 重在求真务实
制图:王 婷(影像中国) |
制图:林晓琴(影像中国)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着力减轻基层负担,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出了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干部群众仍有反映。本版即日起推出“紧盯形式主义问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少要材料多下基层
近年来,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层减负成为社会共识。而撰写报送各种材料,是造成基层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级部门向基层要材料,在一些通知或方案中经常出现,比如要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报告;要深入研究,撰写不少于规定字数的情况报告。还有的规定,不按时上报情况要通报批评;逾期不报还要电询单位负责人;催报后再不报送将作为重点督查对象。有的甚至明确规定,逾期不报不予受理;材料不按时上报,视为放弃评先树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基层向上级部门报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多头重复要材料、突击检查要材料、以材料论功绩、事无巨细要材料、以要材料代替检查工作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则加重了基层负担,不得不让一些基层干部“白加黑”“5加2”。而材料过多,敷衍应付就在所难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手少、任务重、事务杂,各项工作从部署安排、现场推进,到考核验收、整改落实,每个环节都需要盯紧,不能有丝毫懈怠马虎。基层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服务职能,哪一项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上级部门应体谅基层干部的忙碌和辛苦,少要材料、多出主意;要多到基层走一走,实地看看基层有哪些创新经验可以总结提高、有什么具体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让基层干部能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为民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读 者 陈 明
工作软件过多加重基层负担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深有感触,过多过滥的工作应用软件给基层带来了不小的“指尖上的负担”。
我的手机里有许多工作应用软件,这是因为不同条线、不同层级的部门都会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有省里的、有市里的、有县里的,甚至所在乡镇也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或小程序要求基层干部使用。这些应用软件开发建设重数量而轻质量,有的职能部门开发多个应用软件,或者上下级职能部门各自开发应用软件,但功能高度雷同,给基层干部平添了过多负担。与此同时,这些应用软件重形式不重实效、过度留痕、走形变味等问题严重侵占了基层干部的时间精力。实际上,每天光是登录一遍这些应用软件,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建议对过多过滥的应用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对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的功能雷同的软件进行合并,对那些完全没有效果或活跃度的软件进行下架,给基层干部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韩先生
“实调研”解决“真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抓得实,才能反映真实情况,切实解决困扰群众的“真问题”。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党员干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要看“高楼大厦”又要看“背阴胡同”,力争把基层面临的困难、群众遇到的问题摸清找实,寻求解决之道。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却把调查研究当成布置的任务,或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或只走“经典路线”,对问题避而不见、调而不研。这些形式主义的“调研”,不仅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也背离调查研究解决真问题的初衷。
杜绝“假调研”,解决“真问题”,就要大力破除调查研究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既到工作有成效有亮点的地方学习经验,又到矛盾突出有难点痛点的地方查找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确保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最后,还要善于解决问题,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工作举措,帮基层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读 者 王章芬
减少填表留痕 多办一些实事
我是一家小餐饮店店主。一个月前,市政府一个督查组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店里检查,要求我们提供完整的运营材料,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书和聘书等。作为一个小店老板,我只能自己聘自己,自己给自己下任命书。此外,工作人员还要求我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相关记录。日管控的表格每天都要填写一份,一份表就是两三页,一年下来不知要填写多少表格。
食品安全确实重要,主管部门来检查指导,我们也愿意配合。但是,检查工作不应该是检查表格留痕。况且,目前不同部门索要不同的材料,我们是要做生意的,这样天天应付县里、镇里的不同检查,而且要书面检查,只能是给我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把工作做到实处,少要一些材料,多办一些实事。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柳先生
减少对基层不合理考评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我的工作职责中有一项是负责省级政务服务网本单位后台运营。目前,因数据未打通等问题,政务网实际上还无法办理本单位的大部分业务。可在省市考评时,其中一项考评内容就是评比“办件量”。
由于各县区人口等实际情况不同,办件量本身就存在不小的差异。为了提升“办件量”,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想办法、出奇招”,结果催生出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单位业务没有实现网上办理或者属于低频率办件项,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评分,就去手动“刷量”,导致办件信息高度雷同。为了让“刷”出来的办件量显得更真实,有的单位还要求工作人员逐一手动评价,这占据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绞尽脑汁想“好评”。这就是不合理的考评逼出来的形式主义,给基层干部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政务服务的考评重点应当放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而不是仅仅看办件数据。建议有关部门对考核评比的标准进行一次系统梳理,使其更科学规范,更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真正让考核评比成为促进工作、提升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抓手。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曹先生
层层陪会占据基层太多时间
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干部群众有了切实的获得感。然而,需要警惕,一些老问题、新花样都还在给基层干部带来负担和困扰。
除了报送文件材料多,各种会议仍然偏多,尤其是需要陪会,占据了太多时间。实际上,开会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工作任务、交流基层情况,是一种工作方法,本无可厚非。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频在线会议极大地突破了空间界限,不用基层干部跑来跑去了。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会议要求全员参加,有的会议只是涉及领导干部,有的只是涉及某一部分工作领域的同志,但是仍然经常需要全员参会,名义上是体现基层的重视,实则是一种无用的形式主义,占据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建议取消层层陪会,有针对性地开会,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
读 者 姚晓滨
编辑手记:实处用力 不务虚功
木 鸣
前不久,读者来信版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联合开展“关注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话题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响应。本版今天刊登的几篇读者来信,从不同角度反映一些地方在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许多问题是老问题,表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任重道远,还需久久为功。
2019年3月,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4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发力,解决了一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老问题又有新表现。比如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发展,原本方便快捷的电子平台出现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苗头;在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走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的“假调研”现象。
不管花样如何翻新,辨识形式主义并不困难,说白了就是一个“虚”字。比如,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耍花拳绣腿,说空话套话等。
整治形式主义,群众最有发言权。在群众看来,花架子解决不了真问题,空话套话反映不出真情况,浮皮潦草也问不出群众的急难愁盼。再隐蔽的形式主义,终究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发展思路是不是对头?政策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举措能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最终由群众来评价。所以,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注重倾听基层声音、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藏身。
整治形式主义,还得从实处用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上求真务实,行动上真抓实干,政策措施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切实解决群众所需,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脚踏实地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整治形式主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从自身做起,不定不符实际的目标、不开讲空话套话的会议、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无实效的事。上级部署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分清轻重缓急,不搞层层加码,尽可能减少基层压力。还要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真抓实干中。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严抓不放、常抓不懈,不断遏制形式主义的反弹回潮,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让求真务实的正气蔚然成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4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