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两会专题|地方领导话开局|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

马瑞强: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乌拉特中旗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瑞强做客人民网,就“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现场视频   访谈图片 

精选对话

人民网:您认为“互联网+农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去发挥农业内在的增长动力?

马瑞强:前两天农业部长韩长赋讲了,现在农业要发生三个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生产关系的一个转变、产业体系的转化。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现在,做农业互联网的有很多企业,很多商业模式,包括我刚才说的农技、农业电商、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我认为,这些将来都会为农业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的发展,插上翅膀,让它展翅高飞。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摸索成长过程当中,但是将来一定会使这些互联网的红利带给更多的老百姓、更多的农牧民。

人民网:在基层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如何实现“互联网+农业”将红利带给更多百姓的目标?

马瑞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提高到如此高度,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农产品的质量和种植源头比较弱。未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应从源头上抓,扶持新兴的经营主体、扶持一些大户、一些农村的能人,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然后使它标准化、科学化,使农业成为工业化,用工业化的思维方式去改造农业。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达到标准化这个程度,不去施化肥这些,有品牌,有质量,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农业在供给侧改革方面的内涵,如何去做?

马瑞强:在农业层面,供给侧现在是“三去一降一减”,从全国层面来讲,去库存是一个最大的压力。因为现在农业调整结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玉米一粮独大的问题。玉米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成本的地板效应和进口的天花板效应在中间。每年玉米粮食在增长,每年国家的库存玉米在增长,每年玉米进口量也在增长,出现了“三增”这样的状况。“十三五”报告里也提出要减少五千万亩玉米,要使玉米的总量降下来,现在去库存最大的问题是减少玉米的库存,调整玉米的结构,使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改变,这是从国家层面讲的。另外,对于一个农业企业来讲,可能降成本更重要。因为现在就是要解决用新兴经营主体的方式代替一家一户散户的小农经济的做法,小农经济做法是成本很高、人力付出代价高、土地单位产出率高,我们的成本老降不下来。最后是去杠杆,农业行业应该增加杠杆,因为农业的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杠杆应该更增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