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面临“断链”风险?人民网征集典型案例和破解建议
2025年05月20日08:38 | 来源:人民网

“核心部件全靠进口,供应链一断生产线就瘫痪了。”
“高端材料被‘卡脖子’,国产替代更换的成本太高了。”
“中小企业创新像个孤岛,上下游协同全靠‘刷脸’。”
……
从国产重型燃气轮机打破垄断,到LED芯片逆袭全球市场,中国制造正加速补链强链。但痛点仍在:单一海外供应商风险高、基础研发难获资本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掉队”拖累全链效率。以东方电气集团为例,其G50燃机2万多个零部件由上下游300家企业联合攻坚,才实现100%国产化,但更多行业仍在为“替代方案”绞尽脑汁……
您所在的行业是否面临关键材料、设备“断供”风险?您所在的产业链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需要什么样的支持进行补链、强链、拓链?欢迎参与人民网正在开展的“做强大循环 邀您来‘破壁’”意见建议征集,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共同打造自主可控、韧性十足的产业体系。
其他五个话题也欢迎您建言献策:
一、地方保护主义:你遭遇过“地方保护主义”吗?在哪些地方遇到的?具体情况和具体案例是什么?当地有没有涉嫌“地方保护主义”的相关文件或者具体条款?
二、科技成果转化:你的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应用方面,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你的研发成果有可能开辟什么样的新产业、新赛道?
三、消费短板:你所在的行业是否存在消费短板?相关经济政策怎样才能更好促进你们行业的消费扩容、消费升级?
四、投资壁垒:你所在行业正在进行什么样的大型投资项目?民间投资能否顺利进入这些项目?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哪些机构或者企业在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破除这些障碍?
五、潜力项目:你所在的行业有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值得规划立项?特别是能够吸引民间投资进入的。
【相关链接】
(责编:郑莉茵、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