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把健康的种子撒向基层,村卫生室来了对“父子兵”

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人民网彭姝婷
2024年09月11日08:3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杨医生,给我测测血压吧。”“杨医生,我来拿点药。”……一大早,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的卫生室,村民们接踵而至。来就诊的村民们感冒、发烧、咽喉痛、牙痛……卫生室的村医杨二凯和父亲杨秉国在问诊、取药、配药、输液之间有序忙碌着。

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的卫生室,村医杨二凯(左)和父亲杨秉国(右)正在有序忙碌。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的卫生室,村医杨二凯(左)和父亲杨秉国(右)正在有序忙碌。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这里是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沿着101国道行至御金路交叉口,顺坡往上走,右转不远处就是这间乡村卫生室。

村里来了位“90后”医生

“附近的人对他都挺信任的,中医西医都能看,有点什么小毛病都来看看。”白露秋凉,村民张梓萌两岁半的孩子有点感冒,一大早,她就领着孩子来卫生室看病。“杨二凯见谁都乐呵呵的。”村民姜秀华家就在村口101国道的路边上,房子曾经出租给人开了一家药店,即便如此,她也没少在村卫生室那儿拿药……

9月6日,村医杨二凯正在给患者测量血压。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9月6日,村医杨二凯正在给患者测量血压。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提起这位“90后”村医,村民们赞不绝口。“服务态度好”是大伙对他的一致评价,甚至经常有隔壁村的村民来找他看病。2019年起,河北省承德市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着力兜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杨二凯并不是本村人,在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乡村医学班进修三年、毕业实习一年后,2023年元旦,他来到了靳家沟门村卫生室。

走进小小的卫生室,药房、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依次隔开,一应俱全。用杨二凯的话说“过去这就是两个大通间”,机电出身的他自掏腰包、自己动手,给村卫生室“整了容”,如今,乡村“标准化卫生室”有模有样。

靳家沟门村人口少,居住较为分散,很多人患有慢性病而不自知,杨二凯介绍,村里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由于饮食习惯和环境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比较多,需要有专业的医生随时检测、指导用药,帮助他们进行长期慢病管理。

杨二凯是村里862口人的家庭医生,经常去村民家巡诊。图为他上门为80多岁的老人测量血压。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杨二凯是村里862口人的家庭医生,经常去村民家巡诊。图为他上门为80多岁的老人测量血压。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此外,杨二凯还是村里862口人的家庭医生。隔三差五他就会去一些村民家巡诊。怕耽误其他人就诊,他就趁着午休时间上门随访,或是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受累你一天天地跑来俺们家!”“杨医生,你快上俺们家去吧!”“饭快做好了,你吃点再走呗!”……时间一长,住在山沟深处的村民们也盼着他的到来。

中西医结合,父子医生齐上阵

在卫生室的院子里,有一间小小的彩钢房被当作煎药室,杨二凯的父亲杨秉国正在把煎制好的中药装进便携药袋,让村民带回家去。

61岁的杨秉国退休后就和儿子一起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图为杨秉国给患者煎制中药。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61岁的杨秉国退休后就和儿子一起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图为杨秉国给患者煎制中药。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我今年61岁了,以前就在附近卫生院工作。”杨秉国一边展示着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一边和记者介绍,杨家三代行医,退休之前他也是一名中药师,在原滦平县红旗镇白旗卫生院担任多年院长,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中医。去年退休后,他跟着儿子来到这个小小村庄,一起给村民看病。“在家也没什么事,在这儿还能发挥余热。”杨秉国说。

说到父亲,杨二凯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没人带真是不行。”杨二凯介绍,自己前几年在乡村医学班学西医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中医知识,但仍然需要有经验的老中医指导,父亲来到卫生室和自己一起工作,让他的心里有了底。

每天,杨二凯开车带着父亲早早从承德市双滦区来到卫生室,晒药渣、扫院子、熬中药、给患者看病,中午饿了就吃一些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到了晚上,父子俩即使下了班,还会去不方便来卫生室看病的村民家里,给他们上门看诊、送药。

上门看诊后,村民送杨二凯出门。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上门看诊后,村民送杨二凯出门。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农村老先生都是这样看病的。”杨秉国说,过去是走路巡诊,他那时候则是骑着摩托车。如今,父子俩结束一天的工作,杨二凯开车载着父亲驶出院子,向夕阳奔去。

“这地方多好啊,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好!”村卫生室的“父子兵”齐夸村里的风土人情,而在晨曦薄雾间,群山环绕处,这方小小的卫生室,也成了村民们的“定心丸”。

(责编:彭姝婷、施云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