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下):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

本报记者 王 珏 向子丰 孙立极
2023年09月18日08: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下))

  读者来信版连续两期推出的关注文明观演报道引发读者热议。如何制止、减少乃至杜绝不文明观演行为?如何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文明观演环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张萌、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慕羽。

  观演礼仪体现的是对艺术的尊重

  记者:观看演出作为一种休闲娱乐,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观演礼仪?

  张萌:观众在欣赏演出时遵守一定的观演礼仪,不仅是保证艺术家在现场完美呈现的需要,更体现了一种尊重。以鼓掌为例,在欣赏多乐章交响乐作品以及歌剧时,为了保证艺术呈现的完整性,按照惯例,通常要求观众尽量不要在乐章间鼓掌。在恰当时机鼓掌,看似一件小事,却有很多门道。“适时鼓掌”是对演员精彩演出的赞赏,而“适时安静”则是对表演的尊重。

  慕羽:许多观演礼仪约定俗成,其背后是一种剧场文化。对于观众而言,经常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就会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通过“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习惯、形成传统。遵守观演礼仪展现了观众的文明修养,也是为了保障在同一空间下每位观众都能得到好的观演体验。

  廖屹:演出不是一个人在观看,而是和周围所有观众一起欣赏,这就需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必要的礼仪也是演出顺利进行的保证。例如不要在演出过程中拍照,尤其不能使用闪光灯。假如芭蕾舞演员正在台上起跳,台下的闪光灯有可能让其瞬间分神、摔倒,影响演出,甚至导致受伤。一场精彩的演出不仅是艺术家在表演,还包括现场观众的欣赏、后台剧组和剧场工作人员的努力,由所有人共同配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观演礼仪体现的不仅是对艺术、对艺术家的尊重,也是观众之间的相互尊重。

  记者:不同演出有不同的观演礼仪,是否对文明观演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张萌:的确如此。就常见的演出而言,在音乐厅、剧院的演出中,通常要求观众在一部作品完整呈现之后方能鼓掌。传统戏曲演出中,观众在特定的唱段后喝彩叫好,被视为“懂行”。一些流行音乐的演唱会中,观众与演员的现场全程互动更是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歌剧演出一般不用扩音设备,要求观众要保持安静。一流芭蕾舞团在演出时,通常有乐队现场伴奏,类似音乐会,音乐奏响时也需要静默。欣赏音乐会、芭蕾舞、歌剧等艺术作品时,如果在不恰当时机鼓掌会影响演员的表演,会被视为不合礼仪。

  慕羽:即使相同剧目在不同的演出空间,也可能有不同的观演礼仪。现在剧场样式越来越多,伸出式、中心式、小剧场式,还有开放式、露天式,以及博物馆、美术馆、咖啡厅等公共场域作为演出空间,对演出礼仪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些行进式演出是可以拍照的,但不能用闪光灯。一旦进入某个观演环境,除了常规礼仪外,还要留意具体的演出信息。

  廖屹:观演礼仪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10多年前,是不允许带照相机进剧场的,因为按动快门有响声,会影响演出效果。但现在都是电子快门,可以调为静音状态,如果演出允许拍照,就可以带进剧场。同时因为手机的普及,剧院对于手机等使用电子设备也有了新规范。

  适当规范的同时,也要加强引导

  记者:近年来,不少剧院剧团发出文明观演的倡议,一些地方还专门组织活动广泛普及文明观演礼仪。对于文明观演有何建议?

  慕羽:我认为,之所以出现不文明观演行为,最根本原因在于剧场观摩还没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有的观众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剧种、不同风格的剧目审美认知有所欠缺,对观演礼仪的了解和理解还需加强。其实不文明观演行为属性也不尽相同,如不该鼓掌的时候鼓掌,属于艺术修养的问题;观演过程中接打电话、交头接耳则多属于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目前对正面引导文明观演行为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对观众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机制也不够明确。而且由于演出场所人数众多,管理难度较大,很难进行实时监管和纠正。

  张萌:从现阶段来看,杜绝这些不文明行为不能“一刀切”。比如,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屏蔽信号的方式禁止接听电话。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如果因为屏蔽信号而错过接收重要消息的话,谁来承担这个后果呢?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可由法律制裁,但违背观演礼仪,则只能通过道德规范来进行约束。

  记者:剧院管理的确面临两难,如何在保证演出秩序的同时,约束不文明行为呢?

  廖屹:有些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并非有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干扰了其他观众和舞台表演。作为剧院管理人员,不仅要适时规范,也要加强引导,在保证剧目呈现的同时,尽量满足观众的需求。比如很多观众希望留下演出的照片,我们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一批当日演出的剧照,供观众免费下载。同时,我们也把开演前的暖场和演出结束的谢幕留给观众,让观众在演出时安安静静欣赏,在可以拍照时高高兴兴留影。还有一些观众希望有机会和喜欢的演员、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会到演职人员通道出口等演员下班。最初现场有些混乱,现在我们专门安排场地和时间,做好现场维护,秩序得到很大改观。

  各方共同努力,营造文明观演环境

  记者:良好的观演环境需要观众、剧团、剧院共同努力,如何形成合力?

  张萌:从艺术的本质来说,好的艺术不需要教导。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大家都能够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欣赏。但对于不太熟悉的艺术作品,一些观众可能没办法始终保持专注,观看演出时忍不住玩手机或交头接耳。对创作演出单位而言,要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品质,将更好的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在演出开场前,创作演出单位可以针对演出内容、作品内涵及相应的观演礼仪,对观众进行一些普及和讲解。据我了解,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多家音乐厅会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聘请音乐家在演出前作“导赏”,让观众近距离接触艺术家、走进音乐作品。这些都有助于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就会更主动地遵守观演礼仪。

  廖屹:观众走进剧场,剧院可以提前做一些演出告知。比如,向购票观众发出观演提醒,具体到演出时长、进场提示,特别标注了迟到观众进场时间、方式,避免迟到观众无序入场,影响戏剧演出氛围。在演出现场,大多数剧场也会设置多处观演提示牌。演出前,通过大厅内的LED屏、广播等播报文明观演提醒。当然,剧院的工作人员有限,现场提醒也影响演出效果。文明观演要靠观众共同维护。音乐课堂或者艺术培训机构不仅可以教孩子表演,提升钢琴、芭蕾舞表演水平,也可介绍一些观演礼仪,让孩子们从小养成文明观演习惯。艺术团体也可以通过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告诉观众怎么看、怎么听、怎么欣赏。通过各方面努力,日积月累、不断熏陶,共同营造一个令人享受的观演环境。

  慕羽:我认为可以多一些面对面的引导,哪怕这种交流是“非正式”的,都会是非常美好的剧场体验。对于剧场管理而言,鼓励各个剧场挖掘出自己的秘籍。比如,有些剧院会让“替补”演员穿上演出服,在剧场内外发宣传单,或是去当领位员。他们不仅乐意拍照,而且幽默的谈吐和亲和的仪态让观众倍感温暖,也可以丰富观众的剧场体验。

  总之,维护良好的观演环境需各方共同努力,将剧场营造成“无干扰”的艺术观演空间,使观众获得文明观演体验、更乐于维护文明观演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实习生曾宇昕参与采写)

  

  文明观演“小贴士”

  基础礼仪:

  ◇不要迟到,如果迟到,请安静进场;

  ◇将手机调至静音;

  ◇不大声喧哗或窃窃私语;

  ◇不要随意走动;

  ◇尽量不要提前退场;

  ◇请勿在剧场内饮食;

  ◇向表演者献花需先告知工作人员;

  ◇不要带大件物品或戴较高的帽子,以免遮挡观众视线。

  场景礼仪:

  ◇音乐会:演出开始前以掌声欢迎演奏家;乐章间保持安静,待作品全部结束后再热烈鼓掌。

  ◇话剧:观演全程保持安静,全场结束后再鼓掌。

  ◇戏曲:表演者每个亮相都可鼓掌,名角出场时、激动人心的情节停顿间隙还可以叫好。

  ◇歌剧:特别精彩的咏叹调结束或重唱完结时,可以鼓掌。

  (综合国家大剧院“观演礼仪”宣传视频及网络资料)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07 版)

  【相关报道】

  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中):提升文明观演素质 创造文明观演环境

  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上):共同维护好的观演环境

(责编:肖鑫、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