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  展现新气象(两会·声音2022)

2022年03月10日08:0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字号

  稳定经济大盘 稳住社会大局

  陈敏尔代表(重庆市委书记)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坚定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地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力地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要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抓好这三方面工作,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更加坚定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立足当下,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抓项目、稳投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眼长远,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更加有效地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搞好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基础是切实搞好各项民生工作。我们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促进就业增收,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各方面事业发展,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更加有力地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安全稳定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我们要增强底线思维,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王斌来整理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刘国中代表(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把工作重心、工作举措、工作力量不断往高质量发展上聚焦,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牢记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工作重心、工作举措、工作力量不断往高质量发展上聚焦,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依托丰富创新资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陕西实验室建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陕西力量;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培育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再消除一批土地、技术等要素领域隐性壁垒,再啃下一批国资国企领域难啃的“硬骨头”,再实施一批“小切口”改革。坚持通道平台环境一起建、外企外资外贸一起抓,完善中欧班列“长安号”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持续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治污、节水、增绿,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好煤炭保供、电力外送等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现有“两高”产能无序扩张。

  做足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成色。着眼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更多特色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全力以赴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让三秦百姓生活更上一层楼。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基础工作扎实、基层工作落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让思想观念跟得上新时代要求、思维模式跟得上市场经济要求、行为方式跟得上现代化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王乐文整理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得更实

  尹弘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甘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改变家乡面貌、实现富民兴陇的愿望更为迫切。在加快甘肃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陇原人民。

  增进群众福祉,经济发展是基础。去年,甘肃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我们要把牢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持续提高发展水平、壮大经济实力,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支撑。

  民生工程是首位工程。甘肃民生支出连年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为民实事,扩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陇原儿女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广大农村作为重点地区,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路径,统筹“富口袋”与“富脑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改善城乡人居条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平安甘肃建设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们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法治甘肃,确保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一枝一叶总关情。凡是有利于群众的事,再小也要做;凡是不利于群众的事,再小也不能做。我们要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拿出真心、带着感情,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记者 董洪亮整理 

 

  把握五个统筹 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建军代表(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努力让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为我们擘画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宏伟蓝图。贯彻总书记重要部署,推动新时代青海高质量发展,重点要把握好五个统筹。

  统筹好世情、国情和省情。胸怀两个大局,清醒准确察世情、知国情、看省情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总方略、总纲领,坚定自信,砥砺前行。

  统筹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和路径部署。我们要对标大政方针、对表安排部署,贯彻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全局。

  统筹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我们要牢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努力让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

  统筹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立足战略地位,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早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统筹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共同富裕,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报记者 姜 峰整理 

 

  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唐一军代表(司法部部长)

  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司法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点抓好抓实五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个主题,切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狠抓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生动实践。牢牢把握全力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个主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加快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牢牢把握法治为民这个根本宗旨,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强化法律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牢牢把握强化系统观念这个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健全完善涉外法律体系,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本报记者 魏哲哲整理 

 

  加快转型步伐 蹚出发展新路

  蓝佛安代表(山西省省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山西要坚决扛牢“四个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在服务大局中加快转型步伐。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依法合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文章,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提升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支撑保障能力。坚持农业特优发展方向,落实稳粮保供责任,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推进种业振兴,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现代畜牧业,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序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本报记者 胡 健整理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叶建春代表(江西省省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江西作为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以约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3.6%的粮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义不容辞担负起产粮大省的政治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稳粮食必须稳产量。我们将继续实施早稻扩种、收种“双抢”、秋杂粮扩种等行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439亿斤以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将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藏粮于技”,方能更好“藏粮于地”。我们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水稻育种新高地;创新新型农机化技术,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惠粮政策适当靠前发力。我们将重点支持早稻生产,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本报记者 郑少忠整理 

 

  锚定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严金海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来党中央的关怀。

  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四个创建”走深走实。

  我们要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扛起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袁 泉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0日 09 版)

(责编:肖鑫、唐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