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更贴心 乡村生活更美好(走进乡村看小康)
“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放心!”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镇岛湾村村民宋兴发感慨,村卫生室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互通共享,好医生“常驻”身边,乡亲们看病不再犯难。
告别土坯房,搬进新社区,河南省渑池县英豪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幸福里社区居民姚万锁说:“住有所居、老有所乐,俺们真是搬进了‘幸福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社会保障网越来越密实。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瞄准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打出政策“组合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学有所教,乡村孩子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黑板换成多媒体,粉笔字变成生动画面、悦耳音乐,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说起学校的变化,山东省梁山县郝山头小学六年级学生梁思琪很高兴,“教室里安上了空调,图书馆藏书更丰富,学习条件越来越好。”
如今在不少乡村,学校成了最美的风景。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从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入高等学府,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病有所医,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医生就在咱们身边,太安心了。”家里老人孩子有啥不舒服,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沂溪村村民黄琼总会去村卫生所,“出家门三五分钟就到,卫生所常备药有上百种,很多诊疗项目家门口就能做,不用再跑城里大医院了。”
在各地,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底,50.9万个行政村共设60.9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44.2万人,567个县已建成402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拿药。
——住有所居,圆了群众安居梦。
“住得舒心,卫生室、幼儿园一应俱全,家门口还能找到活儿干,日子有奔头。”说起社区新生活,甘肃省宕昌县两河口镇罗湾村村民杨艳强滔滔不绝。2019年,杨艳强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海拔1900多米的山区搬进了山水雅园安置点,住上了宽敞整洁的新房。
2013年以来,全国累计有790万户2568万脱贫人口告别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住上安全住房。“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脱贫群众乔迁新居,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喝上放心水,好日子“水到渠成”。
“水龙头一开,栽秧种菜,淘米做饭。有了水,啥事都好办了。”看着自来水“哗啦啦”流淌出来,四川省南部县永定镇黄莲村村民张俊如满面笑容。黄莲村地势高,过去生产生活用水一直是难题。县里投入资金,整治山坪塘、修建提灌站,村民用上了集中供应的自来水。
农民喝上“放心水”。“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巩固提升,解决了1710万脱贫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20年底,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全力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生活,为乡亲们托起稳稳的幸福。
——看病有医保,就医不再愁。
“过去就怕生病,如今有医疗保险撑腰,得了大病也不怕了。”去年,河北省巨鹿县堤村乡塔堤村村民杜淑文因肾脏疾病住院,治疗费用花了23万多元。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下,杜淑文一家人顺利渡过难关。
从看病自费到全民医保,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近年来,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18年以来各项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脱贫人口就医5.3亿人次,助力近1000万户因病致贫家庭精准脱贫。
——困有所助,民生温度传送到千家万户。
“遇到难处有人帮,我也要献爱心!”今年暑期,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的高二学生李小明总是帮村里进行垃圾分类。去年,李小明突发疾病,镇民政办启动“绿色通道”,给予他4200元临时救助后,还帮他办理了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如今他病情稳定,成了村里热心公益活动的志愿者。
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社会救助制度,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213万人、重度残疾人1474万人。去年全国实施临时救助134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
——应保尽保,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多亏低保政策,让我重燃生活的希望!”在江西省万安县宝山乡街道上的一间杂货铺里,村民曾繁伟摇着轮椅,忙着整理货物。曾繁伟因遭遇意外,造成肢体二级残疾。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将他家里两个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每月的稳定收入,让一家人缓过劲儿来。如今,曾繁伟开起了小卖部,日子越过越踏实。
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从2017年底开始,全国所有的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截至2020年,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9.6%,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增投入、强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持续增加农村民生投入,加大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健全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
——真金白银投入,公共资源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
“家门口就能娱乐健身,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四川省旺苍县水磨镇板桥村党群服务中心里,刚打完乒乓球比赛,老人冯光跃来到社区“爱心食堂”排队买饭。“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文体活动等齐全,还有不少志愿者提供免费理发、心理咨询服务。”旺苍县投入260万元在37个社区建起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公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乡村覆盖。
加大投入,公共资源向农村流动。2012年至2021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4.54万亿元增加到8.34万亿元,年均增幅为7%,并向财政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从1.2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8.5%,支持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根网线连城乡,新技术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插上翅膀。“备课、授课融为一体,还能录屏存储,可以跟城里孩子‘同步’上课了。”在安徽省怀远县包集镇路圩小学的网络教室里,校长王守龙正带着老师一起学习如何通过网络上好“双师课堂”。各地通过网络课堂、在线教育,城乡师生同上“一堂课”。
“通过视频就能请专家看病,踏实又方便。”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东庞社区卫生室里,社区医生庞星范与市人民医院专家视频连线,为村民武金店进行远程会诊。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为了让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脱贫县和边远地区,已审批设置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建成县域医疗共同体4028个,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4%。
——体系更完善,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在家生活有人管,子女外出务工更安心。”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三留守”服务中心,张祖秀老人在护理员方敏菊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方敏菊说,依托服务中心,老人难事有人帮,留守儿童有人看,不少家庭妇女成为护理员、志愿者,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
各地陆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5.6万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67.5万名村(居)儿童主任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成为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主力军。全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幸福院、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设施10.8万个,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奋力绘就农村宜居宜业的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3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