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

“净土西藏”的未来发展蓝图

访谈时间:2017年3月10日
嘉宾:齐扎拉【简历】
地点:人民网
摘要:3月1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做客人民网,就“‘净土西藏’的未来发展蓝图”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精选对话

问:

您今年刚刚当选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对于西藏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考虑?

答:

我接任主席的时候就讲了,接着干、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个岗位很重,西藏12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8,2020年怎样实现西藏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奔小康,同时又能够把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更多地使发展惠及老百姓,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在这些方面,我们下决心做好。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中央对全党工作的要求、中央对全国工作的要求,把中央对于西藏工作的要求,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在西藏贯彻落实好,点点滴滴真正地抓好,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工作做好、做实,确保我们党的各项政策在西藏生根落地。西藏有4000多公里的边界线,西藏的稳定、西藏的团结、西藏的生态,都是全局性的。

第二,结合西藏的实际来创新。西藏是一块特殊的区域,海拔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因此必须立足于西藏的实际,必须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这都要靠创新。我们党在西藏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在雪域高原上,从开始不会吃蔬菜,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度电,到现在有工业农业现代科技等等,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个世界第一,包括青藏铁路也是这样的。

问:

作为西藏新上任的主席,您把改革的着力点和工作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答:

我想教育是第一位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是人才的差距,而人才必须靠教育培养出来。民族地区资源富集,政策也好,现在资金也充足,但关键是没有人才,人才还得踏踏实实地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抓教育,真正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去。过去我们讲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看来,不穷教育,光是给钱还不行,还得抓好人的素质,要有好的教师,要把教师的团队打造好。因此我请教育部跟中央反映,下决心要把教师素质提升,特别是数理化方面的提升,让贫困不代际传承,让大家共享式的发展。

现在到每个县乡,房子最好的是学校,而且国家给的政策也非常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都是“三包”,从小孩开始,早点就有牛奶、苹果、鸡蛋,饮食餐的搭配很好了,现在的关键是要提升教育质量。这几年我们探索组团式教育,比如说拉萨市,在2013年的时候开始请北京和江苏的教师援藏,过去是教师进藏了,是分散的,2013年以后,我们把老师整合到一个学校里,北京的就先带好一个学校,校长、书记、常务副校长、教导主任,都是北京的一个团队过去,班主任也全部是一个团队过去,江苏也是,把南通的几个最好的学校的老师组团式地引进来,再把当地的教师配给他,整个模式按照北京和江苏的来做。

推广组团式的模式,关键是要培养三支队伍:第一支是校长队伍,一定要有一个真正办教育、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的优秀的教育家,培养一批出来;第二支是培养一支教研队伍,教学研究很重要,照搬不行,小孩成长到哪个阶段,哪个年级可以是双语的,哪个年级可以汉语的等等,都要研究;第三支是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师队伍能够真正关心学生、善待学生,因此需要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师出来。

除了教育,还有一个改革的着力点是企业。企业方面,市场经济说了算,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西藏,我们的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许多产业属于培育阶段,所以许多的农牧民和基层干部,计划经济的痕迹还比较重。

所以目前要做的第一个方面,是要把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这里面国有企业改革特别重要。我们要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真正让它发挥好作用。另一方面,放手发展非公经济,能够市场化的全力放开。今年我们要召开非公经济大会,把全国真正的有实体的或者能够干实事的企业,吸引到西藏来,同时,我们要把政策做得更好,服务做得更好。第三方面就是放权。我们去年下放了22个大类600多个项目的行政权利,今后还得放,最大化地放给基层,然后承接好,真正做到“小政府大服务”。当然该管的还是要管到位,涉及到民生的,涉及到长期发展改革稳定的事,就把它管好。第四方面是农村改革,是今年的一大重点,今年10月份要全部做完土地的确权工作,现在已经铺开了。

问:

据说没有去过西藏旅游的话,就是没有看过蓝天,没有看过净土。在旅游方面,西藏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规划?

答:

西藏有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120万平方公里,有着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和最洁净的水源,而且还有最高的珠穆朗玛。

目前在来西藏旅游方面有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大家觉得西藏是高原,有高原反应,对身体伤害太大。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健康之旅,在适当的人生中,进到西藏可以激发人许许多多的生理机能,特别是对氧的需求和提高肺部整个功能,这是自然激发、自然锻炼。西藏有许多的酒店,弥散式供氧,氧气一放,晚上睡觉睡得很舒服,而且这是自然空气。第二个误区,大家认为西藏的旅游只有夏天才能去。实际上西藏一年四季都是斑斓的、精彩的。冬天的西藏,冰天雪地,一片洁净,晶莹剔透的世界,非常漂亮,还有雪山,非常壮美,到了那里,你的灵魂整个会洗净的。春天去,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有春天的美景。秋天到林芝也好,到昌都也好,确实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要雪山有雪山,要原始森林有原始森林,要草地有草地,是可以震撼人的灵魂的。因此西藏实际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去。

对青藏高原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对西藏的保护是中央关心的。在保护的方面,首先要有环保的意识。青藏高原传统文化里环保的意识很强,这一点藏民族和西藏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觉得神山不能去破坏,不能去挖,神湖也不能打渔,有这样传统的信仰,要把整个生物链保护下来,这是传统文化里固有的。我们现在搞生态建设,就是要把历史上优秀的文化延续下来,把这个意识和当代生态保护的新理念结合好。比如在源头的人是会对下游考虑的,赶牛、喂牛、喂羊的,粪便都不能排在水源地带,下游的人一般是早上取饮用水,因此早上是不能把任何脏东西排到水里去的,这实际上是生物链的一种文化。

第二是依法治藏。比如挖石、采砂的,全部封存,就是把河道的整治和采砂结合起来,这样河道也整治了,建设的材料也没必要再去刨山刨石了。不去挖山挖石,再把草地保护起来。因此现在藏羚羊的数量已经多了,黑颈鹤的数量也多了。我们引进的一些项目,只要是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的,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能把任何污染企业搬到西藏来。

第三是把政策落实到位。比如说河长制已经全部推开了,包括一些河流边上的老百姓要坚决地搬下来,我们也在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同时,为了环境保护,现在的垃圾发电也已经是最先进的。有人说拉萨空气质量好,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更多的环保建设的原因,比如说在拉萨,因为在西藏范围内,拉萨人口最多,垃圾也最多,可处理一百年的垃圾焚烧厂都已经建完了,但我们宁可把垃圾收集分类,不是简单的填埋,而是发电。

西藏还加大了环境建设的力度。比如我们搞了一个“两江四河”的植树造林工程。拉萨过去没有什么植物,现在下决心,用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开始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种树,把树种到山上去。当时好多人持怀疑态度,我就说,这个树如果种不活,我退休了也要在这里种树。没有想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个品种种活了,而且成林了,现在湖已经有了,鸟也进去了。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秦晶 肖玲
扫描进入
手机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