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两会专题|地方领导话开局|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

石磊:民营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

  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多蒙德冶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镁业集团董事长 石磊做客人民网,就“民营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现场视频   访谈图片 

精选问答

人民网:习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您是如何看待“民营企业亟待适应经济新常态”这一问题的?

石磊: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传统经营理念和一些低端的消费产品,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节奏和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中央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给所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然也包括国有企业。另一方面,需求侧的大变革,反过来也会倒逼供给侧的改革,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是必须要顺应的潮流。为什么老百姓买飞机票,花时间跑去国外消费、采购?马桶盖、净化器,甚至锅碗瓢盆、指甲刀、服装、包,数不胜数。这说明供给侧的短板大,供给侧这一端没有高端的有品质的商品,消费者当然就要去寻求更高端的产品了,即使质量可以,价格却又比较昂贵。所以,现在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地步。看到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都拱手送到了国外,我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是痛心的。从各个角度来衡量这个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

人民网:面对当下民营企业遇到的种种困境,习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论断以及“五大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开清道路。在新形势下,您觉得民营企业应该抓住哪些机遇,更好地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

石磊:总书记提出来的“三个不变”和“五大措施”,几乎完全覆盖了民营实体经济和外资企业,也几乎涵盖了解决非公经济面临的所有困难的方面,同时也阐明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为非公经济开道清障重大的决心。接下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坚定信心、卯足干劲、苦练内功、大步向前,尤其是坚持不断地创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创新都是我们的主旋律,只有创新,才能启发出更好的思维和方向。总理在报告里面也讲了,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有了技术高超的工匠,“制造强国”的目标也就可以早日实现。只有发挥工匠精神,才能生产出品质高、价格优的一系列消费品、日用品和各种工业产品,才能让国内消费者,不用再费那么大的周折跑到国外去消费,买回来和我们自己生产的是一样的。机会既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抓住机遇,把服务提上来,把品牌树起来,不断夯实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专注地做好属于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的主业,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家都按照这种理念去生产、经营,我国一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企业来。

人民网: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殷切期望,特别是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论述,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您对于习总书记“两个健康”发展的论断是怎么理解的?

石磊:任何一家优秀企业,除了自身的管理好、业绩好之外,还必须要具备“家国情怀”、商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家成功健康的企业。一家企业的成败因素最终还是取决于这个企业的负责人身上。企业负责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是否健康,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总书记讲得非常明白:“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我理解,所有企业家,如果想把企业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爱国敬业、守法经营、诚信至上的率先践行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影响整个企业和所有员工,才能影响社会以及下一代创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这么做,才能够实现“两个健康”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在谈到新型政商关系时,总书记讲了“亲”和“清”两个字。我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一个是清白的“清”,一个是亲热的“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做到这两个字,我相信,也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种境界。到那个时候,大家都做到了“亲”和“清”,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这个社会会更和谐,社会风气会更好。到时候,我们的企业不健康都难,我们的社会不和谐都难,我们的国家不强盛、不强大都难。到时候,我们心中的中国梦就到了实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