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普通工人到“技能状元” ——费玉银眼中的“工匠精神”很实在

今年34岁的费玉银是个 “80后”,也是一汽锡柴中试室的一名一线操作工,可他却不止是个普通的工人。一汽锡柴有3500余名工人,只有10人达到技术专家级别,他是最年轻的一个。

作为一汽锡柴数控机床的操作工种高级技师,他曾先后获得“无锡市五一奖章”,“金牌工人”,2013、2015年无锡市两届技能精英大赛数控项目比赛冠军,“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等称号。

抓牢2次机遇 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

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到“数控达人”、“技能状元”,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换来的。

2003年,费玉银从淮阴工学院毕业后到一汽锡柴中试室从事数控操作。当时厂里培训机制未成体系,“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带他的老师傅只是教给他一些简单的机床操作技术,其余都要自学、摸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一次老师傅去外地出差,恰逢车间里要试验加工一个有空间角度的油嘴孔,一直默默无闻、埋头苦学的费玉银独立在短时间内加工出成品,厂里的领导们都对费玉银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回忆起这件事,他说当时受到的鼓励很大。

而真正崭露头角,还要说到2009年那次,车间引进了德国机器,由外国工程师安装、调试,具体操作则需要中方自己摸索。工人们发现,机器生产出的新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废品率很高,而生产任务迫在眉睫,提高成品质量成了头等大事。为了赶工期,厂里面的工人每天都连续工作12小时,不停地试验,试图找出问题所在,但就连安装机器的“老外”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又是费玉银,凭着多年积累经验找出了问题所在:“老外”采用的多把刀具稳定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制,他采用复合刀具代替多把刀具的方法,改进了生产工艺,连德国工程师都对他刮目相看。这一改良也让一汽锡柴产品生产时间节约了50%,为抢占市场提供了必要条件。

孜孜不倦学习 从兴趣培养到责任意识

刚参加工作时,厂里的机器跟学校里学习的都不一样,除了操作界面都是全英文的以外,操作程序也更为复杂,这让费玉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厂里的老师傅告诉他:学会只需两周,但要学好非一年两年。也是这样一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无论是德国人的严谨态度,还是日本人的匠人精神,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有时候他还能从徒弟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在同事眼中,费玉银是个不折不扣的“学习狂人”,他的同事周某说:“一有什么新技术,他准会学。前段时间,他又开始学三维画图”。在费玉银眼里,“学习数控是很枯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那些枯燥的数字、符号就像活了一样,变成了经验,在遇到难题时会让人闪出灵光。”

谈起现在手里的工作,费玉银表示,除了兴趣和热情,肩上还多了份责任。2009年厂里组织去德国学习,到了那边工厂的生产线,德国工厂不允许他们碰机器,只能在划定区域内观看。“那时候就感觉到了有一点被人看不起”,通过努力学习与勤思善问,一个月后,他们取得了德国工厂的肯定与信任,得到了与当地工人一起操作交流的机会。

传承工商基因 从传授技艺到领会精神

除了自身取得的成绩外,费玉银还在厂里培养了一支成绩优秀、技术过硬的团队,“在2014年的一次技术大赛中,徒弟超过我得了第一名”,说起徒弟得了第一名的事儿,费玉银显得比他自己拿第一名还要开心。“干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内心充满热爱,把工作作为一生的事业,深耕细作,就一定能做到极致”,费玉银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徒弟。他坚持认为,比起技艺,在工作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与一丝不苟的精神更重要。

“跟着他一起工作的时候会非常紧张、压力很大,因为师父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 在徒弟小蒋的眼中,师父费玉银是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有一次比赛,师父让我从早上7点练到晚上9点,练不好不许吃饭”。

最近,“工匠精神”被热议,提到“工匠精神”,费玉银有自己看法:“首先是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其次要不停的提升自己的技能,最后是要传承。”费玉银坦言,其实在没提“工匠精神”的时候“活儿也是这么干”,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要感谢厂里提供了学习渠道。“只是自己机遇好,赶上了国家对于技术人员与数控行业的重视”。(王醒 无锡报道)

寻找工匠精神:紫砂妙手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这些年,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价格水涨船高,不少名家早期作品已经达到了千万“天价”,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更是受到世界各地收藏者的追捧。名扬天下的紫砂故里——江苏宜兴丁蜀镇,每天人来人往,各地的“淘砂客”蜂拥而至,欲在茫茫紫砂壶海中淘得至宝。大隐于市的古镇小巷中,有着一幢灰白色的朴素农家小院,遍植各类瓜果蔬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幢宅子的主人正是在紫砂届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师——汪寅仙。

初见汪老,一头银发笑容可掬的她穿着一袭中式红衣,站在小院门口向我们热情招手。甫一进屋,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客厅内,红木桌椅陈列四周,角角落落点缀着不少观赏奇石,墙上还展示着汪老紫砂代表作品的照片,遥相呼应的是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一幅题字——“宜陶圣手”。汪老招呼我们坐下,用紫砂茶壶泡上一壶新茶。茶香四溢间,汪老打开了话匣子,将她和紫砂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的一个陶艺世家。在当地陶瓷合作社工作的父亲和制作日用瓷的母亲用每月五六十元的工资,艰辛地养活着家中的七个孩子。作为家中的长女,汪寅仙从小就很懂事,每天早晨为全家做好早饭,放学回家料理家务,晚上还得哄弟妹睡觉。身挑家庭重担的她总想着能早一点工作,为家中减负。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一个农贸展览,地上放置的几把精美紫砂壶吸引了汪寅仙的目光。“要是将来能制作这样的紫砂壶,倒是也挺好的。”这个小小的心愿便在年少的汪寅仙心中生根发芽。此后,她不断关注着当地紫砂厂的招生计划。1956年,年仅14岁的汪寅仙如愿以偿考入宜兴紫砂厂,师从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光货的制作。

作为班上年纪最轻的学徒,汪寅仙的学习干劲却是最大的,打泥胚、搓泥条,她样样抢着干,每天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周末还偷偷翻到教室里练习。“那时候我们经常周末跑去练习,门窗关着,就把插销拔了,翻窗进去干活,做的时候,还用围裙遮住窗户,直到晚上才出来。”彼时的汪寅仙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光货基本功,还常常捏个小花朵,揉个小叶片,制作一些“花货”,这也让她的师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于是,吴云根主动将汪寅仙带到了花货制作功力了得的艺人朱可心身边,让朱可心给她“开开小灶”。后来,汪寅仙还有幸跟随紫砂艺人蒋蓉、裴世民等学习,集各家所长,制作技艺突飞猛进。1958年,宜兴紫砂厂组织老艺人重点培养学徒,朱可心一眼相中了当时的汪寅仙,点名要收她为徒。从此,汪寅仙便跟随朱可心,专攻花货制作。

汪寅仙勤学刻苦悟性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传统花货的制作技艺,可以独立制作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了。但真正让汪寅仙领会花货制作奥义的,得属一只“桃杯”。1959年,汪寅仙随朱可心前往南京博物馆参观,有幸见到了馆内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末清初的“圣思桃杯”。这个紫砂杯以肥硕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令汪寅仙没想到的是,厂里居然从博物馆借来了这个圣思桃杯,命朱可心仿制,让汪寅仙在旁学习。“汤碗大小的桃杯之上,有着14片疏密有致的桃叶、大小不等的桃子以及一枝怒放的桃花,精致得犹如一幅工笔画。要仿制到位,难度非常高。”朱可心每制作一张叶子,汪寅仙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并且自己跟着也捏一张。“那时候,他(朱可心)真的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做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听到鸡鸣才松手。那会儿天气也冷,没啥取暖设备,他就穿着一件棉衣,用长长的围巾搭在肩颈上。又冷又饿的时候,就用白酒就上蘸了酱油的豆腐干吃,取取暖提提神。”经过四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制作,圣思桃杯终于仿制成功!老一辈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制作技艺都让汪寅仙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学习,也让她在花货的制作技艺和造型研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日后设计制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来,汪寅仙多次独立成功制作出圣思桃杯,这也让她在陶瓷界声名鹊起。1962年,她制作的“桃杯”还走出国门,被送往莫斯科进行展览。

1973年,汪寅仙凭借出色的紫砂制作技艺,进入了当时的紫砂厂研究室,负责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在此期间,她受到了紫砂泰斗顾景舟、花货大师蒋蓉等多位老艺人的指点,在紫砂艺术上不断精进技艺,成为了制作既能制作光货又能制作花货的“多面手”。1974年,她设计制作的《紫砂葡萄杯》被送往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展览,后来更被选为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礼物。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开设了陶瓷造型训练班,汪寅仙主动报名,脱产学习了11个月。“过去就知道跟着师父一起埋头做,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其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并不知道。通过那次学习,我对造型方面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眼光也提高了很多。”不久,她就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把仿制“桃杯”时候的理念与手法延伸开来,设计创作出许多桃子造型的茶壶,开拓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在花货的题材选择上,汪寅仙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走进田间地头,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素材。“制作花货的时候,就要把大自然的真善美浓缩到作品之中,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出来,必须做什么像什么。”汪寅仙以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之美刻画在花货之上,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她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尽量保持着紫砂特有的光滑质感,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而是在局部做色彩处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除了在花货的创作方面颇有心得外,汪寅仙在光货制作上也有突破与创新。

在汪寅仙家后院有个两层楼的作品陈列室,一楼陈列着汪寅仙子女的作品,二楼则是汪寅仙本人的代表作品。其中有一把线条简练,造型独特的茶壶特别吸引眼球。“这是我的一个成名作——曲壶。”这个作品是1988年汪寅仙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美院)的教授张守智教授共同合作设计的。“那时,张教授来厂带了一批图纸想要与厂里的技术人员进行合作。正巧,我有一个设想,想做一个流线形的壶,我们一拍即合。”两人经过仔细讨论,最终以蜗牛为原型,设计了这个茶壶。但在制作过程中,汪寅仙遇到了不少的难题,要把平面上的几根线条,变为一个立体的紫砂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那段时间,汪寅仙每天都拿着图纸不停做着试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做了十几个泥样,但没有一个能让她满意。“这个茶壶的提梁部分非常容易变形,制作的时候,得用样板裁剪好,将泥条卷起来。泥条如果太软,就容易塌陷,泥条如果太硬,就无法形成完美的线条。”就这样经过半年的不断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汪寅仙终于成功烧制出了《曲壶》——大跨度的提梁线条与壶嘴连成一体,好似有着一种音乐的律动,一气呵成没有一丝断线。整个茶壶达到了动与静、虚与实完美结合。简洁的线条、创新的设计让这件作品突破了传统紫砂壶的样式,一出世就引起了轰动。1990年,作品《曲壶》分别获得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这也让汪寅仙在中国陶瓷届声名远扬。她先后制作过十多把曲壶,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珍藏。2012年,她制作的《曲壶》更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368万人民币的高价。

“曲壶”的诞生也开启了汪寅仙创作生涯的新篇章,此后汪寅仙创作了《神鸟出林壶》、《渔翁壶》、《斑竹蝉衣提梁壶》等精品佳作。近60年来,她把所有的宝贵时光都贡献给了紫砂事业,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创作,统共制作过300多件套的紫砂作品,种类丰富,造型各异。在她兼任紫砂厂副厂长时,一年里甚至只休息了四个周末……“我确确实实是喜欢这块泥巴,而且我能通过作品把我内心的追求表达出来。只要喜欢它(制作紫砂壶),就不会觉得苦。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比吃一顿大鱼大肉还要开心!”

汪寅仙把光货的素雅凝练,花货的自然情趣,用其独有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制作技艺,进行了巧妙结合,也将其艺术品质与追求融入作品之中,承古法技艺,创新式造型,凭借独树一帜的紫砂作品独步宜兴。她也因此获得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虽然荣誉等身,但汪寅仙总是笑着谦虚道:“给我的贴的标签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上。”(王初 无锡报道)

她绣的人脸,只有绿豆大小 ——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红育

24个人物,21匹骆驼,4匹马,5头毛驴,3条猎犬。这些形象绣在仅有38cm×18cm的卷幅上。如果用放大镜观看,就会发现画面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有的手执马鞭,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口衔长号;骆驼马匹错落有致,犬只窜行其间,毛驴负重前行。

这幅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现存于赵红育大师工作室。另外两幅则被列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2009年,赵红育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无锡精微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丝绸之路》是赵红育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卷幅微小,采用双面精微绣的技法,展现了一支古代商旅在沙漠中前进的场面。

《丝绸之路》的创作经过反复推敲

“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幅作品。”赵红育介绍说,第一幅《丝绸之路》于1986年创作,1987年完成,由著名画家顾青蛟画稿。作品创作时,曾几易其稿,里面的人物造型、色彩搭配、整体构图经过一次次讨论才最终确定下来。

“最初的稿只有前半部分,但我觉得太短小了,丝绸之路绵延千年,商旅队伍不绝于途,为了表现这样的意境,又增加了后半部分,让人感觉后边还有很多队伍,浩浩荡荡。”

绣稿确定,还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构思配色和针法,对此,赵红育很用心。

配色时,总调子被确定为沙漠的黄色调。为了避免色彩单调,又采用了黄咖啡、红咖啡等几套咖啡色线。再加入淡胭脂、橘黄、墨红、灰色等颜色,使骆驼队伍的色彩既统一又富于变化。

对于针法,则根据物体的质感而灵活运用。骆驼皮毛给人厚实凝重的感觉,就采用乱针绣;人物的衣服及丝织品,用散套针;24个人物头戴的帽子,并非画面主题,但在绣制时,也没有随意用针,同样根据帽子的不同质地,皮的、绸的,而采用相应的针法。

《丝绸之路》寸马豆人,人脸只有绿豆大小,用线最细处仅为一根丝线的六十至七十分之一。而人物须眉毕现、神采飞扬,画面左上角的194字题跋,笔画细若蝇毫且点划分明,字字清晰。

工匠精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双面精微绣是在继承苏绣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苏绣品类很多,其中以双面绣最为精美。双面精微绣则更进一步,在用针用色上更精细、更讲究。

赵红育1973年进入中华绣品厂技校,师从著名的刺绣艺术家华慧贞; 1979年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研究和创作。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很多城市都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大家的创新创作热情都很高。”

研究所从唐人的一段记载中获得灵感:广东南海的绣工卢眉娘“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米,且点画分明,细于毛发。”

1981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以副所长张炜农为组长,赵红育和一位师姐负责刺绣,此外还有一人负责画稿、一人负责文字,研究精微绣。

“在底料的选择上,我们也费了一番功夫,一般的单面绣用线较粗,底料的经纬度也比较低。底料太松,一针下去,难以精细刻画人物的神态。”

赵红育尝试了很多种材料,都觉得不甚理想。最后还是在电子行业工作的丈夫帮了忙,他拿回做线路图用的一种纱网,这种纱网目数高,经纬度比较密集,这才解决了早期的底料问题。

1982年,赵红育创作的第一幅双面精微绣《寿星图》问世,该作品只有火柴盒大小,在5厘米高的寿星袍服上绣了100多个寿字,需要用放大镜才能一一辨认,这也标志着无锡精微绣的诞生。

“真正的工匠精神,首先是继承好,然后还要有思想,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赵红育说。

为人物“开脸” 常要把丝线劈成几十分之一

做精微绣最难的地方在哪?赵红育认为,开脸最难。 开脸就是确定人物的五官位置、比例,绣出人物的神情。人物中往往是绣面容易,绣神难。尤其是在绿豆大小的脸上绣出五官和神情,就需要将一根丝线劈成几十分之一,丝线越细,做工也越复杂,画面也越精致。

“当你用放大镜看,美女弯弯的眉毛要出来,观音慈祥的面容要出来,这些不是一针一拉就能出来的,一针一拉很僵硬。另外,还要考虑到反面,走针的时候,正面有了,反面还没到,线必须要很细,才能慢慢加粗。”

刺绣所用的线很轻,一点风就会影响到工作。“以前没有空调,热的时候人容易烦躁,用电风扇线又会飘,要把心定下来了,不安的话,会越来越不安。”

如果都用细线,那提前准备好不就行了吗?其实,精微绣并不意味着都用几十分之一的细线。劈线只是技法技巧,刺绣人还要根据具体的形象,把握好用线的粗细。“绣人物的神情要细,但是绣骆驼用细线就不好,薄薄透透的没感觉,它驮着人,太细显得有气无力。”

线的粗细并非一成不变,对于这些细微之处的掌握和理解,需要刺绣人多年的积累,“心中有数就能表达出来。做什么东西,心里要有底气,心里非常清晰了,就能绣到位。你们一看,都是骆驼,但是当你们用放大镜看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骆驼的眼睛都不一样。”

为了教好学生,丈夫成了她的第一个学生

1981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招了20个学生,带学生的任务被交给了赵红育。“我当时非常年轻,没当过老师,心里慌啊。怎么办呢?” 当时很难找到刺绣教材,赵红育借了一本书,是李娥英写的《苏绣技法》。“借回来后就拼命抄,因为书要还给人家。那时我先生还是男朋友,他就帮我抄。” 抄好后还要给学生讲授。1981年,赵红育只有20来岁,对于能否胜任,她心里也没底,“丈夫当时还是男朋友,就找了一块小黑板过来,一边画针法。一边讲解。” “那时我第一个讲给他听,这种讲法你能不能听懂呢。他就听,他觉得不要紧了,那我就能上课了。因为他之前也没学过,他听得懂,那证明这个教法没问题,学生也应该听得懂。” 刺绣课整整上了一年,赵红育和丈夫也这样做了一年的“师徒”。每天提前把课备好,再去教学生。

坚持和不断提高

谈到与刺绣结缘,赵红育笑称是命运的安排。然而,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背后,蕴含着她的坚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念。

1984年,赵红育随团到日本做精微绣的展演,当时不少观众被她精湛的技艺折服:“你的手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啊,你的眼睛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啊,绣得这么精细。” 得到认可,赵红育并未就此满足。“在外边转了一圈回来,觉得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还需要提高,后来就上夜校补高中的课程,别人两三年完成的,我一年半补完。” 1987年,赵红育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中国画、花鸟、人物等美术专业课程。

“那是南师大在无锡办的美术班,白天工作,晚上和星期天去上课,孩子又小,基本都是我先生带。”

回忆起当时的学习环境,赵红育说:“那个时候都是这样,没有现在条件那么好。晚上很冷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穿着棉衣还冷得不得了,脖子都那么缩着,颈椎酸得不行。”

既要工作,又要进修。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赵红育有一本经:“我是白天绣花,因为白天的光是准确的,颜色不会变。灯光下绣的话,颜色就变了。晚上需要加班的话,那就绣字。”

谈到如今的工作,赵红育说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高档的精微绣作品,一个是开发衍生产品,让刺绣的美,贴近老百姓。

“纯艺术是欣赏,但我们是传统工艺,如果束之高阁,就不可能有生命力。我有时候也到街道去讲讲课,因为没有受众的话,真的是孤芳自赏,我觉得真正的好东西,是大家都能看得懂的。”

“工艺美术,工不到家,不要来谈艺。首先工要好,然后再把艺术的东西,把你的修养,把你的审美表达出来,那样才能够美。”

赵红育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坚持、敬业、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东西做到极致。我们刺绣也是这样,一路走来你要有思想,照着模板做,那是没有灵魂的。”(记者杨高宇 无锡报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