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薛家寨革命旧址
杜旭涛
薛家寨革命旧址
四号寨内的石头桌
位于桥山山脉南段的陕西铜川境内,坐落着一座海拔1600多米的山峰。据传唐代薛刚曾在此囤兵,故起名薛家寨。绝壁危崖,重峦叠嶂,密林如海,是自古以来人们对薛家寨山势险峻的描绘。
似火的红军标识,随风飘扬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旗帜,如今的薛家寨,作为红色旅游景点被人们所熟知。“站在当年英雄流血捍卫的地方,让我们感念革命前辈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红军路竖立的提示牌上的一段话将人们带回到红军在薛家寨的艰苦岁月。
1933年3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相继建起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后勤仓库等设施,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薛家寨成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薛家寨革命旧址现存四个寨子,一号红军寨为陕甘边游击队一、三队驻地;二号红军寨为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三号为修械所即兵工厂、军械所;四号红军寨为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是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和指挥中心,为红区的心脏,李妙斋、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指挥战斗。
“被服厂,是我们党、红军最早的三个被服厂之一,当时大概有三四十名女工,都是照金地区的贫苦农民,她们制作红军和部分游击队员的被服,全部是靠手工缝制,尽管条件很差,但她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部队的接济任务。”景区讲解员介绍,她们除了缝制军服外,还要帮助医院浆洗纱布、照顾伤病员、帮助游击队员站岗值勤等任务,为根据地建设作出了贡献。
以薛家寨为中心的照金苏区建立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曾纠集数县民团对其发动多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1933年9月21日,国民党调集17路军正规部队及周围各县民团数千人,携带迫击炮、重机枪等武器,对照金苏区发起围剿,陕甘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游击队员和红军留守人员全力扼守,激战近一个月时间,敌人始终不能近前半步。
到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敌军从后沟把的一条石缝攀上薛家寨,突破薛家寨前沿阵地,边区党、政、军领导和游击队员跳出重围,薛家寨失守。1934年秋,红军和游击队主力返回照金,全面恢复并巩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直到新中国诞生。
如今,踏着红军路上的青石板,抓着铁锁链,步行上寨,864个台阶,75度陡坡,半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寨子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真不知红军当时是怎么在上面生活的。”对老一辈革命家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薛家寨的失守并不意味着根据地的丧失。不久,包家寨会议召开,以照金为中心建立了三路游击区,成立了三路游击队在照金地区继续坚持战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在短短六个月时间里,薛家寨以其雄险的地理条件,成为照金苏区发展和对敌斗争的大本营,对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