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贵阳市委副书记、群工委书记
张平做客人民网

2015年11月2日,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群工委书记张平将做客人民网,就“创新社会治理的‘贵阳经验’”与网友进行交流,敬请关注。

  • 贵阳市委副书记、群工委书记张平(视频)贵阳市委副书记、群工委书记张平(视频)

访谈实录

我们了解到,张书记除了担任贵阳市委副书记以外,还有一个职务是市委群工委(社工委)的书记,说到这个机构,大家还觉得它有一点“神秘”,今天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

在地方党委序列里面是没有群工委这样一个工作机构,比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大家都比较熟悉。为什么贵阳市会出现这么一个群工委?这是我们贵阳市根据社会治理工作的需要,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建设,单独成立的一个工作机构,而且这个工作机构的规格很高,把它排在党委的第一个部门,排在纪委之后、办公厅之前这样的一个位置。我们从有限的编制里面划出35个编制,专门用于从事群众工作,所以叫群众工作委员会。这个机构是两块牌子,一个是中共贵阳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一个是中共贵阳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专门从事社会治理工作和群众工作。

我们通过它的排位的顺序就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呢?

从以往来说,我们抓经济工作的话,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知道有国民经济计划,从来没有社会发展计划。但是现在包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原来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领域有一个发改委,社会建设发展领域,党委部门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权威部门来抓这项工作的,社会建设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各个不同的岗位、各个不同的部门,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解决“九龙治不了水”的问题,所以我们考虑成立权威性比较高的党委的工作部门,作为社会建设的“指挥部”和“发改委”,专门来统筹、协调、指导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的工作。

有了这样一个权威性比较高的部门,发展四年多来目前情况是怎样的呢?

总体来看,我们觉得这是不断摸索、探索和总结的过程。目前总体工作还是比较好的,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比方说,我们制定了“十二五”社会建设的工作规划,每年按照年度的工作目标,按照项目化的工作推进,用这种思路来进行工作。比如说,我们每年财政要专门设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投入社会建设工作。比如我们建立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考核体系,建立了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一个综合考核指标。比如说我们建立了绩效考核和目标责任追究制的监督体系,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以地方法规和相应的规范性制度为保障的制度保障体系。这几年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社区工作条例,用于保障社区工作。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公共防范风险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我大概算了一下,有60多个制度、20多项规范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上个月贵阳获得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十佳典型案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贵阳市的改革是真正的改革。特别是贵阳市撤销了街道办事处,设立了新型社区,对于这项改革,您们是如何来考虑的呢?

我们是这样考虑的,传统的管理体制里面,我们国家是省、市、县、乡镇,包括街道,街道是作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在地方开展工作的。街道更多的是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的主要职责是抓经济发展,抓收入。这几年我们考虑,如果要转到为人民服务、为公众服务的话,必须要考虑把它的职责进行转移。为此,从2009年我们开始进行谋划,2010年开始进行试点,2011年在全市推开。把原来传统的街道办事处,就是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街道办事处改为新型社区,这个新型社区的定位就是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这些方面。我们共成立了94个新型社区,把原来49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撤销,从根本上,从体制机制上转变了机构的设置。

究竟什么是“一核多元 五力共治”呢?具体内容怎样体现呢?

所谓“一核多元 五力共治”,一核主要是社区党委,社区党委发挥党的基层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功能,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加强。在加强区域性社区党委的同时,我们又考虑建设一个社会建设党委,这个社会建设党委,它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辖区内其他组织的党的建设工作,比方说我们每一个辖区可能有一些驻辖区的企事业单位,还有社会组织,对这部分单位组织,以往我们是没有一个党的领导来统筹的。所以,在成立社区区域型党委的同时,我们又成立了社会建设党的委员会,从而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的功能,这就是“一核”。 “多元”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来说,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多元,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居民的议事会,我们有居民委员会,还有很多社会组织,还有很多驻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甚至还有很多没有社会组织的白领、打工的流动人口等等,这些都代表多元的利益的诉求和多元的群体。我们要把这些多元的利益诉求整合起来,所以叫“一核多元”。 所谓“五力”,“五力”指的是五个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发力。第一个力就是我们讲的党委全力,党委全力就是要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第二个方面是政府主力,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第三是社会协力,把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统筹协调起来,大家共同发力。第四个力是制度给力,制度要作为一个保障。第五个方面是群众得力,大家共同来参与到这项工作来。

“一核多元 五力共治”,非常的全面,刚才也了解到新型社区,它不再以抓经济发展为主要了,反而是提供服务。对于群众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社区又是如何来进行有效解决的呢?

主持人的这个问题是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以往我们传统的街道办事处,它有经济调节这个手段,因为它有收入。现在新型社区转变了以后,由于它是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它不再以抓经济收入为主要任务,我们明确了它不再抓增收,全部职能转到社会服务上来。但是,没有了经济调节的手段,它怎么来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市委总体的考虑是,财政加大投入,就是政府加大投入,对社会民生保障这一块。每年我们会根据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突出问题,整理出“民生十困”,这个“十困”主要是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比如读书难、上学难、上好学校难,比如气也不通了、灯也不亮了,比如说社会治安反映比较强烈了,等等这一系列,由市级统筹加大投入,市区两级每年拿出2亿元专门针对老旧院落进行改造,我们叫做“三年千院”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一千个院落。第三,我们要求每个区县财政要给这个新型社区一定的财政保障经费,初步考虑是每个社区要给200万的保障经费,这200万的财政保障经费用于平时有些下水道不通了、换个路灯等等,用这部分钱来进行保障。通过解决民生十困,加大财政投入,让社区从抓经济收入真正转变过来抓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社会服务。

在上一届案例评选当中,贵阳就已经获得了“十佳”和“优秀”,我们感觉贵阳是一个出经验的地方,能否给我们透露一下贵阳许许多多的探索实践为什么能在国内崭露头角、频频亮相呢?

谢谢主持人对我们的高度评价,按照我们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说的,最近在央视热播的一个叫《二十四道拐》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曾经在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保障交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四道拐反映了贵州作为欠开发、欠发达这么一个实际状况,包括贵阳市也是这样一个实际状况。但是作为落后地区,要后发赶超,要弯道取直,我们怎么办?如果还是按照二十四道拐,再修修补补,这个永远落后于别人。所以,书记提出我们为什么不能打一个隧道直接穿过去,这就是创新。现在国家已经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不光我们经济建设领域要创新,包括主持人最近去贵阳看到的,我们的大数据“数博会”,最近召开的世界众筹大会等等,这是我们经济领域的创新。社会建设领域同样也面临创新,也需要创新,特别是我们要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包括我们北上广的经验。这次我们来开会,也学习了很多北京市的经验,觉得确实很受启发,把北京的经验和发达地区的经验与我们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创新,才是我们作为欠开发地区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几年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同时在实际工作当中,当然我们有一些做法,比方说对每一个创新的组织,也有十佳的案例,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每个“创新奖”给予三万元的奖励,只要在社会领域有一些创新的好做法,也给予一些奖励。同时,我们也采取一些典型扶持的做法,就是抓点来推面。比如我们在城市社区,打造了一个叫明珠社区的点,当时这个点就是“一核多元 五力共治”的一个启蒙点。最近,我们在一个县的农村正在抓一个点,主要是农村的社会治理怎么提升的点,抓成功以后,再在全市推广。这就是我们在创新方面的思考和具体的做法。

创新是贵州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很好的动力。刚才张书记也提到,这次来北京是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第六届全国部分省市社会建设年会。我们现在“十三五”已经启航了,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贵阳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将会放在哪些方面着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明确的要求,我也学习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进一步共建共享,把共建共享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我们考虑,一是要制定好自己的“十三五”规划,就是社会建设的规划,把社会建设的精细化进一步落到实处,把共建共享的思想落实到我们具体工作中。“十三五”的规划总体考虑,还是要围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来做。具体来说,我们要把“十三五”规划做好,下去以后,再丰富和完善我们的“一核多元 五力共治”以及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经验,把我们的社会建设进一步推向精细化和共建共享这个目标。